凄冷
【拼音】:qī lěng
【注音】:ㄑ一ㄌㄥˇ
【结构】:凄(左右结构)冷(左右结构)
【繁体】:淒冷
词语解释凄凉冷落;凄清寒冷。参见:凄冷凄冷[qīlěng]⒈凄凉冷落;凄清寒冷。参见:凄冷。
基础解释1.寒冷:~的夜晚。2.凄凉:内心十分~。
引证解释⒈凄清寒冷;凄凉寒冷。引宋李上交《近事会元·霓裳羽衣曲》:“开元中,道人叶法善引上入月宫。时秋,上若凄冷,不能久留。回於天半,尚闻仙乐。”元岑安卿《朝阳台》诗:“苍藤翠木怯凄冷,精诚夜感襄王思。”元王逢《题赵文敏山水》诗:“鹿头舫子湖州歌,想带南风觉凄冷。”凄凉冷落;凄清寒冷。宋陆游《舟中对月》诗:“月窥船窗挂凄冷,欲到渝州酒初醒。”清李渔《怜香伴·斋访》:“伶仃。芝兰玉树两无凭,依旧是庭阶凄冷。”清沉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时已十月,平山凄冷,期以春游。”刘半农《我们俩》诗:“好凄冷的风雨啊!”《新华文摘》1982年第1期:“就在这样灰暗凄冷的家庭气氛中,年轻寡妇黑嫂闯进了他们的生活。”
网络解释凄冷凄冷汉语词汇。
释义1、凄清寒冷;凄凉寒冷。2、凄凉冷落;凄清寒冷。
综合释义凄清寒冷;凄凉寒冷。宋李上交《近事会元·霓裳羽衣曲》:“开元中,道人叶法善引上入月宫。时秋,上若凄冷,不能久留。回於天半,尚闻仙乐。”元岑安卿《朝阳台》诗:“苍藤翠木怯凄冷,精诚夜感襄王思。”元王逢《题赵文敏山水》诗:“鹿头舫子湖州歌,想带南风觉凄冷。”凄凉冷落;凄清寒冷。宋陆游《舟中对月》诗:“月窥船窗挂凄冷,欲到渝州酒初醒。”清李渔《怜香伴·斋访》:“伶仃。芝兰玉树两无凭,依旧是庭阶凄冷。”清沉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时已十月,平山凄冷,期以春游。”刘半农《我们俩》诗:“好凄冷的风雨啊!”《新华文摘》1982年第1期:“就在这样灰暗凄冷的家庭气氛中,年轻寡妇黑嫂闯进了他们的生活。”
网友释义凄冷(qīlěng):凄清寒冷;凄凉寒冷。
汉语大词典凄清寒冷;凄凉寒冷。宋李上交《近事会元·霓裳羽衣曲》:“开元中,道人叶法善引上入月宫。时秋,上若凄冷,不能久留。回于天半,尚闻仙乐。”元岑安卿《朝阳台》诗:“苍藤翠木怯凄冷,精诚夜感襄王思。”元王逢《题赵文敏山水》诗:“鹿头舫子湖州歌,想带南风觉凄冷。”凄凉冷落;凄清寒冷。宋陆游《舟中对月》诗:“月窥船窗挂凄冷,欲到渝州酒初醒。”清李渔《怜香伴·斋访》:“伶仃。芝兰玉树两无凭,依旧是庭阶凄冷。”清沈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时已十月,平山凄冷,期以春游。”刘半农《我们俩》诗:“好凄冷的风雨啊!”《新华文摘》1982年第1期:“就在这样灰暗凄冷的家庭气氛中,年轻寡妇黑嫂闯进了他们的生活。”
国语辞典凄凉寒冷,如:「独自漫步在大雪纷飞的夜晚,令人感到分外凄冷。」凄冷[qīlěng]⒈凄凉寒冷。例如:「独自漫步在大雪纷飞的夜晚,令人感到分外凄冷。」反和煦温暖
其他释义①凄清寒冷:凄冷的夜风吹得他直打哆嗦。②凄凉冷落:荒凉凄冷的村落。
1.今天的中秋节得一个人过啊,而且没有月亮,没有月饼,只有很多的伤感,和对家的思念。今天的月是凄冷的。
2.浓黑的云像一团团破絮,倒悬在城市的上空,冷风呼啦啦扫动着满地的枯叶纸屑,更显出景象格外的凄冷。
3.冬天到了,树叶在凄冷的寒风中萎落了。
4.就像沉静的夜色拦不住凄冷的北风一样,凄冷的北风也拦不住你迈向春天的脚步。
5.入秋了,风凄冷地吹着,金黄色的榆叶飘零而落,散落在草地间,洒落在砾石小径上。
6.刚到下午点多,太阳就已经收起它那淡淡的光,好像也怕冷似的,躲进了像棉胎一样厚的云层里去了,到了点过,浓黑的云像一团团破絮,倒悬在城市的上空,冷风呼啦啦扫动着满地的枯叶纸屑,更显出景色的格外的凄冷。
7.屋里静极了,这寂静像一阵凄冷的细雨渗透她的全身。
8.雨一停,小窗外是一幅凄冷寂寞的冬景。
9.黛玉作诗一向是命意新奇,生面别开,犹如新荷出水,令人叹服,只是太凄冷,哪得悠游自在之乐?
10.青春是日与月的交替,我们时时恐慌着。我们经受烈日的无情炙烤,我们经受冷月的凄冷寂寂。
读音:qī
[qī]
(1)(形)寒冷:风雨~~。
(2)(形)形容冷落萧条:~凉|~清。
(3)(形)形容悲伤难过:~然|~切|~惨。
读音:lěng
[lěng]
(1)(形)温度低;感觉温度低
(2)(动)〈方〉使冷(多指食物)
(3)(形)不热情;不温和
(4)(形)寂静;不热闹
(5)(形)生僻;少见的
(6)(形)不受欢迎的;没人过问的
(7)(形)乘人不备的;暗中的;突然的
(8)(Lěnɡ)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