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牦
【拼音】:mǎ máo
【注音】:ㄇㄚˇㄇㄠˊ
【结构】:马(独体结构)牦(左右结构)
【繁体】:馬氂
词语解释马尾。马牦[mǎmáo]⒈马尾。
引证解释⒈马尾。引《淮南子·说山训》:“割而舍之,鏌邪不断肉;执而不释,马氂截玉。”高诱注:“氂,马尾也。”
网络解释马牦马牦,读音为mǎmáoㄇㄚˇㄇㄠˊ,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马尾。
综合释义马尾。《淮南子·说山训》:“割而舍之,鏌邪不断肉;执而不释,马氂截玉。”高诱注:“氂,马尾也。”
网友释义马牦,读音为mǎmáoㄇㄚˇㄇㄠˊ,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马尾。
汉语大词典马尾。《淮南子·说山训》:“割而舍之,镆邪不断肉;执而不释,马氂截玉。”高诱注:“氂,马尾也。”
其他释义1.马尾。
读音:mǎ
[mǎ]
(1)(名)哺乳动物;颈部有鬃;四肢强健;善跑;是重要的力畜之一;皮可制革。
(2)(形)大:~蜂|~勺。
(3)(Mǎ)姓。
读音:máo
[máo]
牦牛, 也作旄牛、髦牛。哺乳动物。分家养的和野生的。身上有长毛,多黑褐色,喜寒冷气候。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善于在空气稀薄的高山峻岭间驮运。野生牦牛数量稀少,属国家保护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