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了事
【拼音】:yī xiào le shì
词语解释⒈ 见“一笑了之”。一笑了事[yīxiàoleshì]⒈见“一笑了之”。
基础解释见“[[一笑了之]]”。
引证解释⒈见“一笑了之”。成语解释一笑了事
综合释义笑一笑就算了事,指不予重视。同“一笑了之”。幸好这位所长深知旗人的劣根性,没把它当成政治案件,只是淡淡地~。◎赵大年《公主的女儿》七一笑了事[yīxiàoleshì]
汉语大词典见“一笑了之”。《汉语大词典》:一笑了之 拼音:yīxiàoliǎozhī笑一笑就算了事。表示不予重视。沙汀《淘金记》五:“因为所谓还席,那显然是幺长子对白酱丹的毒辣的讽刺;纵然他本人仅仅一笑了之。”张天民《战士通过雷区》:“同样该挨骂的事,别人干了,他们会大发雷霆;咱们干了,他们会一笑了之。”亦作“一笑了事”。《官场现形记》第四六回:“抚台听了,先还摸不着头脑,还以为某人办事不老实,所以钦差加了他这个考语;后听别位司、道说起,晓得是为带着表,方才付之一笑了事。”段荃法《杨老固事略》二:“遇到明智的干部,就鼓励他几句,夸他是‘红色老人’,然后哈哈一笑了事。”赵大年《公主的女儿》七:“幸好这位所长深知旗人的劣根性,没把它当成政治案件,只是淡淡地一笑了事。”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六回:“抚台听了,先还摸不着头脑,还以为某人办事不诚实,所以钦差才加了他这个考语;后来别位司、道说起,晓得是为带着表,方才付之一笑了事。”
其他释义笑一笑就算了事,指不予重视。同“一笑了之”。
1.只不过这话若是说得不中听,二公子权当苏某信口开河,哈哈一笑了事。
2.除开战士与酒鬼的身份,拉洛夫是个快活又唠叨的家伙,平日里,以和艾琳拌嘴为乐,输给法师一连串的大道理之后,就呵呵一笑了事。
3.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心情舒畅,精神爽,祝你笑容常挂脸上,笑盈盈;谈笑风生,笑声朗;喜笑颜开,心中美;一笑了事,心里宽;喜随笑来,身体健;笑口常开,青春常在。
4.阿尔法若不是在跟踪雷茵的话,一定先大笑一番来庆祝自己的胜利,现在只好嘻嘻一笑了事。
5.他天生容忍,遇到麻烦都能一笑了事.
6.他妻子天生容忍,遇到麻烦都能一笑了事.
7.对方竟然只是浅浅的一笑了事。
8.她就算心中恐惧也不得不装出一副开心的样子,希望可以一笑了事。
9.他天生容忍,碰到麻烦都能一笑了事。
10.她就算心中恐惧也不得不装出一副开心的样子,希望可以一笑了事。(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278927/)
读音:yī
[yī]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读音:xiào
[xiào]
(1)(动)露出愉快的表情;发出欢喜的声音:~容|~声。
(2)(动)讥笑:~话|耻~|见~。
读音:liǎo,le
[le]
[ liǎo ]1. 明白,知道:明了。一目了然。
2. 完结,结束:完了。了结。
3. 在动词后,与“不”、“得”连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看不了。办得了。
4. 与“得”、“不得”前后连用,表示异乎寻常或情况严重:那还了得!
[ le ]1. 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写完了。
2. 助词,用在句子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变化,表示出现新的情况:刮风了。
读音:shì
[shì]
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事情。事件。事业。
2. 变故: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
3. 职业:谋事(指找职业)。
4. 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事了。
5. 办法:光着急也不是事儿,还得另找出路。
6. 做,治:不事生产。无所事事。
7. 服侍:事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