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志
【拼音】:sù zhì
【注音】:ㄙㄨˋㄓˋ
【结构】:素(上下结构)志(上下结构)
【简体】:素志
【繁体】:素志
词语解释素志sùzhì(1)向来怀有的志愿例宿心素志英long-cherishedwill素志[sùzhì]⒈向来怀有的志愿。例宿心素志。英long-cherishedwill;
基础解释[long-cherishedwill]向来怀有的志愿宿心素志
引证解释⒈平素的志愿。引《三国志·魏志·荀彧传》:“虽御难于外,乃心无不在王室,是将军匡天下之素志也。”宋曾巩《授中书舍人谢启》:“惟殫许国之诚,弥坚素志;庶答知人之遇,不在他门。”清唐孙华《诸葛武侯祠》诗:“三分非素志,八阵渐成功。”冰心《两个家庭》:“要论职位,你还比我高些,薪俸也比我多些,至于素志不偿,是彼此一样的。”
网络解释素志素志,读音是sùzhì,汉语词汇,解释为向来怀有的志愿。
汉语大词典平素的志愿。《三国志·魏志·荀彧传》:“虽御难于外,乃心无不在王室,是将军匡天下之素志也。”宋曾巩《授中书舍人谢启》:“惟殚许国之诚,弥坚素志;庶答知人之遇,不在他门。”清唐孙华《诸葛武侯祠》诗:“三分非素志,八阵渐成功。”冰心《两个家庭》:“要论职位,你还比我高些,薪俸也比我多些,至于素志不偿,是彼此一样的。”
国语辞典向来的志愿。素志[sùzhì]⒈向来的志愿。引《三国志·卷一〇·魏书·荀彧传》:「虽御难于外,乃心无不在王室,是将军匡天下之素志也。」近夙愿素愿
辞典修订版向来的志愿。《三国志.卷一零.魏书.荀彧传》:「虽御难于外,乃心无不在王室,是将军匡天下之素志也。」
其他释义1.平素的志愿。
1.扳依我佛,原是正明的素志,只是神剑秘奥,正明从未听闻,仓促之际,只怕……
2.图朝鲜,窥视中华,此乃臣之素志。
3.直到今早,冷不防大家迅雷不及掩耳的一提亲事,姑娘急了,才向大家证明这点东西,以明素志。
4.同日,蒋介石宴请国联调查团,恳切说明中国拥护国际公法公约及世界人道正义之素志始终不懈。
5.余之素志,所好林泉,栽花种竹,养果锄园。
6.自天子播越,将军首唱义兵,徒以山东扰乱,未能远赴关右,然犹分遣将帅,蒙险通使,虽御难于外,乃心无不在王室,是将军医天下之素志也。
7.当个飞行员是他梦寐以求的素志。
8.当此之时,亮之素志,进欲龙骧虎视,包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
9.变法乃素志,同治初即纳曾国藩议,派子弟出洋留学,造船制械,凡以图富强也。
10.皈依我佛本是正明的素志,请大师慈悲。
读音:sù
[sù]
(1)细柔的白色绢。
(2)(名)本色;白色:~服|~菜。
(3)(形)颜色单纯;不艳丽:~淡|~雅。
(4)(名)蔬菜、瓜果等食物。
(5)(形)本来的;原有的:~油|~材。
(6)(名)带有根本性质的物质:核黄~|麻黄~。
(7)(名)向来:~不相识。
读音:zhì
[zhì]
(1)(名)志向;志愿:~同道合。
(2)(名)姓。
(3)(动)〈方〉称轻重;量长短、多少:用称~~。
(4)(动)记:~喜|~哀。
(5)(名)文字记录:杂~。
(6)(名)记号: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