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尼
【拼音】:pí ní
【注音】:ㄆ一ˊㄋ一ˊ
【结构】:毗(左右结构)尼(半包围结构)
词语解释佛教语。梵语vinaya的译音。又译作“毗奈耶”。意为律。毗尼[píní]⒈佛教语。梵语vinaya的译音。又译作“毗奈耶”。意为律。
引证解释⒈佛教语。梵语vinaya的译音。又译作“毗奈耶”。意为律。引《楞严经》卷一:“严浄毗尼,弘范三界。”唐颜真卿《抚州戒坛记》:“学徒虽增,毗尼未立。”宋王禹偁《<左街僧录通惠大师文集>序》:“大师多毗尼著述,谓之‘律虎’。”明屠隆《昙花记·夫人内修》:“莲臺宝刹新构起,云冠严浄毗尼。”
网络解释毗尼毗尼,拼音是píní,是佛教语,梵语vinaya的译音,又译作“毗奈耶”。意为律。出自《楞严经》卷一。
综合释义佛教语。梵语vinaya的译音。又译作“毗奈耶”。意为律。《楞严经》卷一:“严浄毗尼,弘范三界。”唐颜真卿《抚州戒坛记》:“学徒虽增,毗尼未立。”宋王禹偁《<左街僧录通惠大师文集>序》:“大师多毗尼著述,谓之‘律虎’。”明屠隆《昙花记·夫人内修》:“莲臺宝刹新构起,云冠严浄毗尼。”毗尼[píní]
汉语大词典佛教语。梵语vinaya的译音。又译作“毗奈耶”。意为律。《楞严经》卷一:“严净毗尼,弘范三界。”唐颜真卿《抚州戒坛记》:“学徒虽增,毗尼未立。”宋王禹偁《〈左街僧录通惠大师文集〉序》:“大师多毗尼著述,谓之‘律虎’。”明屠隆《昙花记·夫人内修》:“莲台宝刹新构起,云冠严净毗尼。”
其他释义1.佛教语。梵语vinaya的译音。又译作'毗奈耶'。意为律。
1.比丘尼当问比丘契经毗尼阿毗昙。
2.在场记者纷纷就中国发展、中尼关系、中尼在兰毗尼开展合作等向杨大使提问,杨大使一一作答。
3.蓝毗尼是释迦牟尼佛的出生地,该项目的目的是要再造一个“佛教圣地”,有铁路、国际机场、饭店和佛教大学。
4.途径迦毗罗卫国与天臂城交界的地方,有一座蓝毗尼花园,夫人于园中一颗葱翠的无忧树下休息时,就在树下顺利地产下了太子。
5.亚述王提革拉毗尼色上来,却没有帮助他,反倒欺凌他。
6.此次活动也提供了一个去佛陀出生地蓝毗尼观光旅游的机会。
7.至于蓝毗尼,佛教圣地的计划虽然遭否决,但是,让佛教圣地重新复活的计划已经悄然开始,如果愿成而未成的投资者下一次更好地处理这件事的话,那么,这项让佛教圣地复活的宏大计划也许是不可抗拒的。
8.无与伦比的宝中之宝菩萨为了人间的利益和幸福,降生在蓝毗尼城释迦村,所以,我们非常高兴快乐。
9.杨大使表示,兰毗尼作为佛祖诞生地声名远扬,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宗教资源和独特的发展潜力。
10.毗尼律也规定他们是不能入教的,如果他已经是佛门弟子了,那就理应被驱逐。
读音:pí
[pí]
(1)(动)〈书〉毗连:~邻。
(2)(动)〈书〉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