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孽
【拼音】:zuò niè
【注音】:ㄗㄨㄛˋㄋ一ㄝˋ
【词性】:动词。
【结构】:作(左右结构)孽(上下结构)
【简体】:作孽
【繁体】:作孽
词语解释作孽zuòniè。(1)做坏事;造孽。
基础解释1.制造灾难。2.引申指作乱,作恶。3.谓遭罪受苦。4.可怜(四川、吴语方言)。
引证解释⒈制造灾难。引《书·太甲中》:“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孔传:“言天灾可避,自作灾不可逃。”⒉引申指作乱,作恶。引《旧唐书·玄宗纪上》:“乙亥,制曰:‘……今小人作孽,已伏宪章。’”清王应奎《柳南随笔》卷二:“下车未几,而胡人作孽。”⒊谓遭罪受苦。引叶紫《丰收》:“你自己没有能力就不要养儿女,养大了来给他们作孽。”汪曾祺《老鲁》:“有什么可谈的?作孽受苦就是了。”
网络解释作孽作孽,汉语词汇。
释义1、制造灾难。2.引申指作乱,作恶。3.谓遭罪受苦。4.可怜(四川、吴语方言)'
综合释义制造灾难。《书·太甲中》:“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孔传:“言天灾可避,自作灾不可逃。”引申指作乱,作恶。《旧唐书·玄宗纪上》:“乙亥,制曰:‘……今小人作孽,已伏宪章。’”清王应奎《柳南随笔》卷二:“下车未几,而胡人作孽。”谓遭罪受苦。叶紫《丰收》:“你自己没有能力就不要养儿女,养大了来给他们作孽。”汪曾祺《老鲁》:“有什么可谈的?作孽受苦就是了。”
汉语大词典(1).制造灾难。《书·太甲中》:“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孔传:“言天灾可避,自作灾不可逃。”(2).引申指作乱,作恶。《旧唐书·玄宗纪上》:“乙亥,制曰:‘……今小人作孽,已伏宪章。’”清王应奎《柳南随笔》卷二:“下车未几,而胡人作孽。”(3).谓遭罪受苦。叶紫《丰收》:“你自己没有能力就不要养儿女,养大了来给他们作孽。”汪曾祺《老鲁》:“有什么可谈的?作孽受苦就是了。”
国语辞典做恶而招祸殃。
辞典修订版做恶而招祸殃。《书经.太甲》:「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红楼梦.第六零回》:「雷公老爷也有眼睛,怎不打这作孽的!」
其他解释1.作灾也。《尚书·太甲》:「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传:「言天灾可避,自作灾不可逃。」
法语faire le mal、commettre un crime
其他释义1.制造灾难。2.引申指作乱,作恶。3.谓遭罪受苦。
1.平安夜我给你讲个很古老的故事:很久以前天很蓝水很绿;欠钱是要还的;朋友是珍贵的。现在你是最珍贵的,祝福流行短信了,看完不转发是最作孽的!
2.凡有作孽极恶之鬼,着令更变卵胎湿化,朝生暮死,罪满之后,再复人生,投胎蛮夷之地。
3.我们一定是前世作孽过多,再不就是来生将享尽荣华,所以上帝才会使我们这一生历尽赎罪和磨练的煎熬。小仲马
4.不是尊前爱惜身,佯狂难免假成真,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劫数东南天作孽,鸡鸣风雨海扬尘,悲歌痛哭终何补,义士纷纷说帝秦。郁达夫
5.我觉得自己没有作孽,当有人对我心怀不善时,如果按照佛家的理论,我只能“忍”,可“忍”又什么时候到头?光是“忍”,必定也是不能够的。
6.某人自祭祖归来后,夜夜梦见先人诅咒。不堪其苦,遂找高人支招。高人掐指一算,大惊失色:作孽啊,你竟然用染色馒头和掺了瘦肉精的肉祭祖。
7.真可谓自作孽不可活,一听阮静在这里完全不顾前后地跑过来。
8.有什么不一样。”他语气非常平静,却透着窗外雪光似的寒意:“你跟心上人,好歹两情相悦过,我从头到尾,不过是自作孽,不可活。”。
9.还是那句话,自作孽不可活,她想,夏小睛以后没有晴天了,欲哭无泪,欲笑无声。
10.哈哈哈!杨隐,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我给过了你机会,可惜你不知道珍惜,那你就去死吧!苍江流,云逸之,你们也出手,以直抱怨!有仇报仇!
读音:zuò,zuō
[zuò]
[ zuò ]1.劳动;劳作:精耕细~。~息制度。
2.起:振~。枪声大~。
3.写作;作品:著~。佳~。
4.假装:~态。装模~样。
5.当作;作为:过期~废。
6.进行某种活动:同不良倾向~斗争。自~自受。
7.同“做”。
[ zuō ]作坊:小器~。
读音:niè
[niè]
(1)(名)邪恶:妖~。
(2)(名)罪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