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柳
【拼音】:pú liǔ
【注音】:ㄆㄨˊㄌ一ㄡˇ
【结构】:蒲(上下结构)柳(左右结构)
【简体】:蒲柳
【繁体】:蒲柳
词语解释蒲柳púliǔ。(1)落叶灌木(Salixgracilistyla),秋天早凋,也叫水杨,用来比喻或自谦身体衰弱。蒲柳[púliǔ]⒈落叶灌木(Salixgracilistyla),秋天早凋,也叫水杨,用来比喻或自谦身体衰弱。例蒲柳常质,望秋先零。——《晋书·顾悦之传》英bigcatkinwillow;
基础解释落叶灌木,秋天早凋,也叫水杨,用来比喻或自谦身体衰弱
引证解释⒈即水杨。一种入秋就凋零的树木。引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后因以比喻未老先衰,或体质衰弱。唐卢纶《和崔侍郎游万固寺》:“风云才子冶游思,蒲柳老人惆悵心。”宋陆游《书志》诗:“往年出都门,誓墓志已决。况今蒲柳姿,俛仰及大耋。”清赵翼《老境》诗:“以我蒲柳衰,证彼葛藤断。”郭沫若《海涛集·离沪之前》:“文学家为甚么总是一个苍白色的面孔,总是所谓蒲柳之资呢?”⒉用以比喻轻贱。引《红楼梦》第五回:“覷看那侯门艷质同蒲柳;作践的,公府千金似下流。”
网络解释蒲柳蒲柳:植物名称
释义1、即水杨。一种入秋就凋零的树木。2、用以比喻轻贱。
综合释义水杨的别名。一种入秋就凋零的树木。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后因以比喻未老先衰,或体质衰弱。唐卢纶《和崔侍郎游万固寺》:“风云才子冶游思,蒲柳老人惆悵心。”宋陆游《书志》诗:“往年出都门,誓墓志已决。况今蒲柳姿,俛仰及大耋。”清赵翼《老境》诗:“以我蒲柳衰,证彼葛藤断。”郭沫若《海涛集·离沪之前》:“文学家为甚么总是一个苍白色的面孔,总是所谓蒲柳之资呢?”比喻体质衰弱或身分低微的人。《红楼梦》第五回:“覷看那侯门艷质同蒲柳;作践的,公府千金似下流。”
汉语大词典(1).即水杨。一种入秋就凋零的树木。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后因以比喻未老先衰,或体质衰弱。唐卢纶《和崔侍郎游万固寺》:“风云才子冶游思,蒲柳老人惆怅心。”宋陆游《书志》诗:“往年出都门,誓墓志已决。况今蒲柳姿,俛仰及大耋。”清赵翼《老境》诗:“以我蒲柳衰,证彼葛藤断。”郭沫若《海涛集·离沪之前》:“文学家为甚么总是一个苍白色的面孔,总是所谓蒲柳之资呢?”(2).用以比喻轻贱。《红楼梦》第五回:“觑看那侯门艳质同蒲柳;作践的,公府千金似下流。”
国语辞典水杨的别名。参见「水杨」条,如:「他身如蒲柳,常常生病。」蒲柳[púliǔ]⒈水杨的别名。参见「水杨」条。反琼葩⒉比喻体质衰弱或身分低微的人。例如:「他身如蒲柳,常常生病。」
辞典修订版水杨的别名。参见「水杨」条。比喻体质衰弱或身分低微的人,如:「他身如蒲柳,常常生病。」
其他释义1.即水杨。一种入秋就凋零的树木。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后因以比喻未老先衰,或体质衰弱。2.用以比喻轻贱。
反义词 琼葩
1.蒋拾鑫和那几个党项败类是蒲柳氏遇害案的重要人证,全数移交谢仲举。
2.姑、姑爷说笑了,奴婢只是蒲柳之姿,哪里比得上我家小姐,一万个伊伊也比不上小姐……
3.贱婢蒲柳之质,如何能与梅花比妍?
4.想必先生亦应知晓,师师以蒲柳之姿,早得今上青眼相看,得以侍奉周围。
5.臣妾蒲柳之质,实不足以侍奉君王。
6.万事云烟忽过,百年蒲柳先衰。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早趁催科了纳,更量出入收支。乃翁依旧管些儿,管竹管山管水。
7.任他冰霜摧折,莫作早衰蒲柳;心魂相守始终,唤取河清人寿。
8.少年之心,斩尽仇敌亦坚如铁石,然蒲柳入怀便化作柔水。
9.万事云烟忽过,百年蒲柳先衰。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早趁催科了纳,更量出入收支。乃翁依旧管些儿,管竹管山管水。辛弃疾
10.若是叶公子此次还拒绝心兰的约会,那心兰一定会觉得叶公子定是嫌弃心兰的蒲柳之质,污了叶公子的法眼,这才避而不见。
读音:pú
[pú]
1. 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池沼中,高近两米。根茎长在泥里,可食。叶长而尖,可编席、制扇,夏天开黄色花(亦称“香蒲”):蒲黄(蒲的花粉)。蒲棒。蒲草。蒲绒。蒲扇。
2. 指“菖蒲”:蒲节。蒲月(指农历五月)。
3. 庵,用草盖的圆形屋。
4. 古同“匍”,匍伏。
5. 姓。
读音:liǔ
[liǔ]
(1)(名)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
(2)(名)二十八宿之一。
(3)(名)(Liǔ)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