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手可取
【拼音】:tuò shǒu kě qǔ
【注音】:ㄊㄨㄛˋㄕㄡˇㄎㄜˇㄑㄨˇ
【词性】:成语。
【简体】:唾手可取
【繁体】:唾手可取
词语解释唾手可取tuòshǒu-kěqǔ。(1)比喻极容易得到。亦作“唾手可得”。唾手可取[tuòshǒukěqǔ]⒈比喻极容易得到。亦作“唾手可得”例这笔钱是一笔巨大而唾手可得的财源。英extremelyeasytoobtain;
基础解释比喻极容易得到。亦作“唾手可得”。
引证解释⒈同“唾手可得”。引《新唐书·褚遂良传》:“但遣一二慎将,付鋭兵十万,翔旝云輣,唾手可取。”
综合释义唾手,往手掌上吐唾沫。唾手可取比喻极容易得到。《新唐书.卷一零五.褚遂良传》:「讨其逆,夷其地,固不可失,但遣一二慎将,付锐兵十万,翔旝云輣,唾手可取。」也作「唾手可得」。唾手可取[tuòshǒukěqǔ]唾手可取比喻极容易得到。《新唐书.卷一零五.褚遂良列传》:「讨其逆,夷其地,固不可失,但遣一二慎将,付锐兵十万,翔旝云輣,唾手可取。」
网友释义唾手可取,拼音tuòshǒukěqǔ,出处《新唐书·褚遂良传》。
汉语大词典同“唾手可得”。《新唐书·褚遂良传》:“但遣一二慎将,付锐兵十万,翔旝云輣,唾手可取。”
国语辞典唾手,往手掌上吐唾沫。唾手可取比喻极容易得到。《新唐书.卷一○五.褚遂良传》:「讨其逆,夷其地,固不可失,但遣一二慎将,付锐兵十万,翔旝云輣,唾手可取。」也作「唾手可得」。唾手可取[tuòshǒukěqǔ]⒈唾手,往手掌上吐唾沫。唾手可取比喻极容易得到。也作「唾手可得」。引《新唐书·卷一〇五·褚遂良传》:「讨其逆,夷其地,固不可失,但遣一二慎将,付锐兵十万,翔旝云輣,唾手可取。」成语解释唾手可取
辞典修订版唾手,往手掌上吐唾沫。唾手可取比喻极容易得到。《新唐书.卷一零五.褚遂良传》:「讨其逆,夷其地,固不可失,但遣一二慎将,付锐兵十万,翔旝云輣,唾手可取。」也作「唾手可得」。
成语词典版01.《新唐书.卷一零五.褚遂良列传》:「讨其逆,夷其地,固不可失,但遣一二慎将,付锐兵十万,翔旝云輣,唾手可取。」
出处《新唐书·褚遂良传》:“但遣一二慎将,付锐兵十万,翔会云輣,唾手可取。”
其他释义唾手:往手上吐唾沫。比喻极容易得到。
1.天穹犹如幽幽黑墨,离离星烁好似颗颗斗大夜明珠,仿佛唾手可取。
2.就连楚逸自己都不清楚自己耗费了多少时间,这才将周遭洞壁窟窿眼内唾手可取的灵石全部取了出来。
3.期货市场的风云变幻难以捉摸,如果操纵者一意孤行或是贪得无厌,唾手可取的优势也无法化作胜势。
4.陆逊若胜,必尽举东吴兵去取西川,吴兵远去,国中空虚,朕虚托以兵助战,令三路一齐进兵,东吴唾手可取也。
5.汝率所部,先斩此四人,遂引宋兵乘势杀入,唾手可取此城。
6.长堤弹丸之地,侯大军一到,唾手可取。
7.不需要青灯古庙缘木求鱼,它们随处可得,唾手可取。
8.陆逊若胜,必尽举东吴兵去取西川,吴兵远去,国中空虚,朕虚托以兵助战,令三路一齐进兵,东吴唾手可取也。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269022/造句
9.陆逊若胜,必尽举东吴兵去取西川,吴兵远去,国中空虚,朕虚托以兵助战,令三路一齐进兵,东吴唾手可取也。【查字典www。chazidian。com唾手可取造句】
10.期货市场的风云变幻难以捉摸,如果操纵者一意孤行或是贪得无厌,唾手可取的优势也无法化作胜势。(查字典造句网www.chazidian.com)
读音:tuò
[tuò]
(1)(名)唾液。
(2)(动)用力吐唾沫。
(3)(动)吐唾沫表示鄙视:~弃。
读音:shǒu
[shǒu]
(1)(名)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
(2)(动)拿着:人~一册。
(3)(形)小巧而便于拿的:~册|~折。
(4)(形)亲手:~抄。
(5)(~儿)量词;用于技能、本领:他真有两~。
(6)(名)擅长某种技能的人或做某种事的人:选~|能~。
读音:kě,kè
[kě]
[ kě ]1. 允许:许可。认可。宁可。
2. 能够:可见。可能。可以。不可思议。
3. 值得,认为:可怜。可悲。可亲。可观。可贵。可歌可泣。
4. 适合:可身。可口。可体。
5. 尽,满:可劲儿干。
6. 大约:年可二十。“潭中鱼可百许头”。
7. 表示转折,与“可是”、“但”相同。
8. 表示强调:他可好了。
9. 用在反问句里加强反问语气:都这么说,可谁见过呢?
10. 用在疑问句里加强疑问语气:这件事他可同意?
11. 姓。
[ kè ]1. 〔可汗(hán)〕中国古代鲜卑、突厥、回纥、蒙古等族君主的称号。
读音:qǔ
[qǔ]
(动)选取:~道|录~|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