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平
【拼音】:jiā píng
【注音】:ㄐ一ㄚㄆ一ㄥˊ
【结构】:嘉(上下结构)平(独体结构)
【简体】:嘉平
【繁体】:嘉平
词语解释1.腊祭的别称。2.为腊月的别称。嘉平[jiāpíng]⒈腊祭的别称。⒉为腊月的别称。
引证解释⒈腊祭的别称。引《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一年十二月,更名腊曰‘嘉平’。”⒉为腊月的别称。引元方回《留丹阳三日苦寒戏为短歌》:“自从书云入嘉平,一月曾无三日晴。”清钱谦益《王兆吉六十序》:“閼逢敦牂,嘉平之月,甲子一週,里之士友将往致祝,而请余为其词。”
网络解释嘉平(南凉景王秃发傉檀年号)嘉平(408年十一月—414年七月)是十六国时期南凉政权,南凉景王秃发傉檀的年号,共计近6年。
综合释义腊祭的别称。《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一年十二月,更名腊曰‘嘉平’。”为腊月的别称。元方回《留丹阳三日苦寒戏为短歌》:“自从书云入嘉平,一月曾无三日晴。”清钱谦益《王兆吉六十序》:“閼逢敦牂,嘉平之月,甲子一週,里之士友将往致祝,而请余为其词。”
汉语大词典(1).腊祭的别称。《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一年十二月,更名腊曰‘嘉平’。”(2).为腊月的别称。元方回《留丹阳三日苦寒戏为短歌》:“自从书云入嘉平,一月曾无三日晴。”清钱谦益《王兆吉六十序》:“阏逢敦牂,嘉平之月,甲子一周,里之士友将往致祝,而请余为其词。”
国语辞典称阴历十二月。嘉平[jiāpíng]⒈称阴历十二月。引清·王念孙《广雅疏证·卷九上·释天》:「腊,索也。夏曰清祀,殷曰嘉平,周曰大䄍,秦曰腊。」《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三十一年十二月,更名腊曰『嘉平』。」
辞典修订版称阴历十二月。清.王念孙《广雅疏证.卷九上.释天》:「腊,索也。夏曰清祀,殷曰嘉平,周曰大?,秦曰腊。」《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三十一年十二月,更名腊曰『嘉平』。」
1.全日本航空公司总经理冈崎嘉平太说,高埼是一个勇敢的人,他在最困难的时候不失时机地和中国的领导人进行了坦率的接触,为发展同中国的经济关系作出了贡献。
2.嘉平丙午卯时未到,家良子已出掖庭宫西门,碎步赶往广阳门下静候皇上宣入太极殿,此刻,长安城内一片昏暗,唯有宫殿苑外零稀的灯笼还在闪着火光。
3.本指挥所为便利受降起见,本日14时起进驻杭州,希望贵官告知野地嘉平将军作好准备。
4.嘉平元年(249年)秋,蜀卫将军姜维督军进攻雍州(今陕西关中及甘肃东部),依傍曲山(今甘肃岷县东百里)筑两城。
5.魏齐王嘉平初,白马河出妖马,夜过官牧边鸣呼,众马皆应;明日,见其迹,大如斛,行数里,还入河。(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235672/)
6.魏齐王嘉平初,白马河出妖马,夜过官牧边鸣呼,众马皆应;明日,见其迹,大如斛,行数里,还入河。(查字典www.chazidian.com造句)
读音:jiā
[jiā]
(1)(形)美好:~宾|~礼(婚礼)。
(2)(动)夸奖;赞许:~奖|~纳(赞许采纳)|其志可~。
(3)(Jiā)姓。
读音:píng
[píng]
(1)(形)表面没有高低凹凸;不倾斜:~坦|~板|路很~。
(2)(动)使平:~了三亩地。
(3)(动)跟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槽|~列|~局。
(4)(形)平均;公平:~分|持~之论。
(5)(形)安定:风~浪静|心~气和。
(6)(动)武力镇压;平定:~叛|~乱。
(7)(动)抑止(怒气):你~~气。
(8)(形)经常的;普通的:~时|~淡。
(9)(名)平声:~仄|~上去入。(Pínɡ)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