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动乱
【拼音】:shí nián dòng luàn
【注音】:ㄕˊㄋ一ㄢˊㄉㄨㄥˋㄌㄨㄢˋ
【繁体】:十年動亂
词语解释即十年内乱。十年动乱[shíniándòngluàn]⒈即十年内乱。
引证解释⒈即十年内乱。引露菲《当酸枣红了的时候》:“十年动乱前,我的家是平静的。”
综合释义即十年内乱。露菲《当酸枣红了的时候》:“十年动乱前,我的家是平静的。”十年动乱[shíniándòngluàn]即十年内乱。
其他释义1.即十年内乱。
1.他知道这个国度迈过了百年的沧桑,熬过了十年动乱,又是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2.在我国,新时期伊始,文学领域摆脱了十年动乱的禁锢和“左”的思潮的束缚,各种体裁的文学创作空前繁荣。
3.父亲的书稿在十年动乱中散失殆尽。
4.四人帮被粉碎了,结束了十年动乱,雨过天晴,迎来了明媚的春天。
5.十年动乱期间,学校迁往井冈山,教学楼里人去楼空,一派悲凉气氛;拨乱返正后校园恢复生机,青蓝湖边重新响起琅琅书声。
6.十年动乱,我村的生产破坏得非常严重,几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
7.十年动乱使新中国饱经忧患。
8.“第四代”报告文学作家大都是生于新中国,长于十年动乱,经历过思想解放和体制改革等社会剧变。
9.当然,这种现象有它的社会历史原因,主要是十年动乱的后遗症,同时也是由于外来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
10.文革十年动乱时期的年画创作作为特殊时期的文艺美术,也出现了一些特别的情况。
读音:shí
[shí]
(1)(数)数目;九加一后所得。
(2)(形)表示达到顶点:~足|~成。
读音:nián
[nián]
(1)(名)时间的单位;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现行历法规定平年三百六十五日;每四年有一个闰年;增加一日;有三百六十六日。
(2)(名)每年的:~会|~鉴。
(3)(名)岁数。
(4)(名)一生中按年龄划分的阶段。
(5)(名)时期;时代。
(6)(名)一年中庄稼的收成。
(7)(名)年节。
(8)(名)有关年节的(用品)。
(9)(名)(Nián)姓。
读音:dòng
[dòng]
(1)(动)改变原来位置或状态:搬~。
(2)(名)动作:一举一~。
(3)(动)使用:~脑筋。
(4)(动)感情起反应:~人。
(5)(动)开始做:~工。
(6)(副)动不动;常常:观众~以万计。
读音:luàn
[luàn]
1.没有秩序和条理:~七八糟。
2.武装骚扰:兵~。叛~。
3.使混乱;使紊乱:捣~。以假~真。
4.任意;随便:不许~扔纸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