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釉
【拼音】:shàng yòu
【注音】:ㄕㄤˋㄧㄡˋ
【结构】:上(独体结构)釉(左右结构)
【简体】:上釉
【繁体】:上釉
词语解释就是所谓在烧制陶、瓷器时,首先应该烧制毛胚,烧好后拿出来上釉,然后再烧的一种方式。
网络解释上釉上釉,就是所谓在烧制陶、瓷器时,首先应该烧制毛胚,烧好后拿出来上釉,然后再烧的一种方式。
辞典简编版将釉涂布于陶、瓷器表面,以达到美观、不透气、防止渗透、增加强度等目的。 【造句】陶器上釉后,再经窑烧,即告完成。
英语glazeencausticbiscuitingheavily glazed
国语词典将釉涂布于陶、瓷器表面,以达到美观、不透气、防止渗透、增加强度等目的,如:「陶器上釉后,再经窑烧,即告完成。」
1.所有的茶壸都是在陶工拉坏转轮上面,以手工制成的。而且因为没有上釉,茶壸本身便可吸收茶叶的味道。
2.仿古砖是从彩釉砖演化而来,实质上是上釉的瓷质砖。
3.这时国王的陶器制作师走过来,他一直留心寻找供陶器上釉炉燃烧的柴火。
4.你还会学到很多过火后的装饰工艺,诸如上釉、瓷釉和上光。
5.通体砖:这是一种不上釉的瓷质砖,有很好的防滑性和耐磨性。
6.在干燥架上又摆上了才上釉的陶罐。
7.不规则表面的朴实感,纯手工上釉的温润。
8.上釉的景泰蓝制品完全作为金属器皿装饰之用是相对近期的进口品。
9.裂瓷一种表面饰有细碎裂纹图案的上釉陶器或玻璃制品。
10.通体砖是不上釉的,正反面是一样的,耐磨度很高,防滑性能好,花色没有釉面砖多,一般很少使用,局部使用多,比如过道,外墙通体砖等。
读音:shàng,shǎng
[shàng]
[ shàng ]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上。上边。
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古。上卷。
3. 等级和质量高的: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4. 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车。上升。
5. 去,到:上街。
6. 向前进:冲上去。
7. 增加:上水。
8. 安装,连缀: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
9. 涂:上药。
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上课。上班。
11. 拧紧发条:上弦。
12. 登载,记:上账。
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上。桌上。组织上。
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上来。锁上。选上代表。
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上年纪。
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 shǎng ]1. 〔上声〕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读音:yòu
[yòu]
(名)(~子)以石英、长石、硼砂、黏土等为原料制成的物质;涂在陶瓷半成品的表面;烧制后有玻璃光泽:~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