掣制
【拼音】:chè zhì
【注音】:ㄔㄜˋㄓˋ
【结构】:掣(上下结构)制(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牵制,掣肘。掣制[chèzhì]⒈牵制,掣肘。
引证解释⒈牵制,掣肘。引《新唐书·萧遘传》:“上无负天下,顾为令孜掣制,每言必涕数行下。”
网络解释掣制掣制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chèzhì,指牵制,掣肘。
汉语大词典牵制,掣肘。《新唐书·萧遘传》:“上无负天下,顾为令孜掣制,每言必涕数行下。”
其他释义1.牵制,掣肘。
1.不过石子明非百里才,既是翰林学士出外,须得稍存体面,又不使掣制太多才好。
2.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为限制日渐势大的锦衣卫,在宫内特设东厂,令两大特务组织彼此掣制。
3.百度在安全领域完全贯彻了这一思想,从布局到技术再到产品,自上而下打破传统,攻破掣制。
4.在传统主旋律电影中,个人的表现往往因强调集体的统一性而受到掣制。[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zj-62950/造句网]
读音:chè
[chè]
(1)(动)拽;拉:~后腿|风驰电~。
(2)(动)抽;拔:~签|~回手去。
读音:zhì
[zhì]
(1)(动)制造:~版|~币|~表|~革|~件|~冷|~品|~钱|~糖|~图|~药。
(2)(动)拟定;规定:~定|因地~宜。
(3)(动)用强力约束;限定;管束:~伏|管~。
(4)(名)制度:法~|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