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量
【拼音】:děng liàng
【注音】:ㄉㄥˇㄌ一ㄤˋ
【结构】:等(上下结构)量(上下结构)
【简体】:等量
【繁体】:等量
词语解释等量děngliàng。(1)相等的量或数。等量[děngliàng]⒈相等的量或数。例等量减等量,则得数为零。英equal;
基础解释相等的量或数。等量减等量,则得数为零。
引证解释⒈衡量;比较。引《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讲法如师子吼声,谈论似春雷震响,教化等量於高下,根机取捨於浅深。”唐白居易《遇芍药初开偶成十六韵》:“菡萏泥连萼,玫瑰绕刺枝,等量无胜者,唯眼与心知。”⒉犹等同。参见“等量齐观”。
网络解释等量等量,读音是děngliàng,是一个汉语词汇,解释为衡量、比较、等同。
综合释义衡量;比较。《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讲法如师子吼声,谈论似春雷震响,教化等量於高下,根机取捨於浅深。”唐白居易《遇芍药初开偶成十六韵》:“菡萏泥连萼,玫瑰绕刺枝,等量无胜者,唯眼与心知。”犹等同。参见“等量齐观”。
汉语大词典(1).衡量;比较。《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讲法如师子吼声,谈论似春雷震响,教化等量于高下,根机取舍于浅深。”唐白居易《遇芍药初开偶成十六韵》:“菡萏泥连萼,玫瑰绕刺枝,等量无胜者,唯眼与心知。”(2).犹等同。参见“等量齐观”。
国语辞典分量均等,如:「这两包糖是等量分的。」等量[děngliàng]⒈分量均等。例如:「这两包糖是等量分的。」
辞典简编版分量相等。 【造句】她将等量的糖、醋,调入炸好的肉块中,拌炒成一道糖醋排骨。
其他释义1.衡量;比较。2.犹等同。参见'等量齐观'。
1.我们不要做与大部分人都等量齐观的人,所以我们要做出类拔萃的人。
2.毕竟,无论从能力、水平和作用上说,在“称王称霸”的布拉切与在“呼风唤雨”的詹姆斯,可能都不在一个等量级上。
3.这意味着一年里,不同的半球会受到不等量的阳光照射。
4.啊,怎么能把这么一颗钻石跟那粒假宝石等量齐观呢?
5.有的找自己的偶像做致敬用,有的找门当户对的等量级好友,有的则是找目前正火得爆棚的潮流代表。
6.如果失败后,勇士和懦夫的可悲程度被等量齐观,那么足球就没有希望了。
7.拟制理论真正想说明的问题,其实是法人这种法律上的人在哲学说明意义上不能和个人等量齐观,不具有根本性价值,反映到私法上,即法人的权利能力并非理所当然。
8.上海市的经济总量基本上与北京和天津经济总量之和等量齐观。
9.明确规定企业劳动者的法律地位,使劳动权利在公司治理结构层面上还原为劳动权力,并获得与资本权力等量齐观的法律地位,在公司监事会中加大职工代表监事的比例。
10.同时限制其他铸币的铸造和偿付能力,辅币和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金币或等量黄金,黄金可以自由兑换,以黄金为唯一的准备金。
读音:děng
[děng]
(1)(动)程度或数量上相同:~同。
(2)(动)等候;等待。
(3)(动)等到。
(4)(名)等级:优~。
(5)(名)种、类:这~事。
(6)(助)用在人称代词或指人的名词后面;表示复数:我~。
(7)(助)表示列举未尽:我喜欢吃苹果、香蕉~~。
读音:liáng,liàng
[liàng]
[ liáng ]1. 用器物计算东西的多少或长短:用尺量布。用斗量米。车载斗量。量体温。
2. 估量:思量。打量。
[ liàng ]1. 旧指测量东西多少的器物,如斗、升等。
2. 能容纳、禁受的限度:酒量。气量。胆量。度量。
3. 数的多少:数量。质量。降雨量。限量供应。
4. 估计,审度:量力。量入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