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枕
【拼音】:bào zhěn
【注音】:ㄅㄠˋㄓㄣˇ
【结构】:豹(左右结构)枕(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亦作'豹头枕'。
基础解释亦作/'豹头枕/',枕名。唐韦后妹作之以辟邪。
引证解释⒈见“豹头枕”。
汉语大词典见“豹头枕”。《汉语大词典》:豹头枕(豹头枕) 拼音:bàotóuzhěn枕名。唐韦后妹作之以辟邪。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五:“逆韦之妹冯太和之妻,号七姨信邪,见豹头枕以辟邪,白泽枕以去魅,作伏熊枕以为宜男。”《新唐书·五行志一》:“韦后妹尝为豹头枕以辟邪。”亦省称“豹枕”。明李东阳《麓堂诗话》:“夏正夫、刘钦谟同在南曹,有诗名。初,刘有俊思,名差胜,如《无题》诗曰:‘帘幕深沉柳絮风,象床豹枕画廊东。’”
其他释义1.见'豹头枕'。
读音:bào
[bào]
(1)(名)(~子)哺乳动物;像虎而较小;身上有很多斑点或花纹。性凶猛;能上树。常见的有金钱豹、云豹等。
(2)姓。
读音:zhěn
[zhěn]
(1)(名)枕头。
(2)(动)躺卧时把头放在其它东西或枕头上:~戈待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