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田
【拼音】:luò yáng tián
【注音】:ㄌㄨㄛˋ一ㄤˊㄊ一ㄢˊ
【结构】:洛(左右结构)阳(左右结构)田(独体结构)
【繁体】:洛陽田
词语解释后魏·许洛阳官拜雁门太守,其“家田三生嘉禾,皆异亩同颖”,时称“洛阳田”。事见《北史•许洛阳传》。后用以指良田。洛阳田[luòyángtián]⒈后魏·许洛阳官拜雁门太守,其“家田三生嘉禾,皆异亩同颖”,时称“洛阳田”。事见《北史·许洛阳传》。后用以指良田。
基础解释后用以指良田。
引证解释⒈后魏许洛阳官拜雁门太守,其“家田三生嘉禾,皆异亩同颖”,时称“洛阳田”。事见《北史·许洛阳传》。后用以指良田。引元无名氏《货郎旦》第一折:“你便有洛阳田平阳果,钞广银多,有时节典了庄科,准了綾罗,铜斗儿家私恰做了落叶辞柯。”
网络解释洛阳田洛阳田是一个词语,读音luòyánɡtián指的是后魏许洛阳官拜雁门太守,其'家田三生嘉禾,皆异亩同颖',时称'洛阳田'。
综合释义后魏许洛阳官拜雁门太守,其“家田三生嘉禾,皆异亩同颖”,时称“洛阳田”。事见《北史·许洛阳传》。后用以指良田。元无名氏《货郎旦》第一折:“你便有洛阳田平阳果,钞广银多,有时节典了庄科,准了綾罗,铜斗儿家私恰做了落叶辞柯。”洛阳田[luòyángtián]后用以指良田。后魏许洛阳官拜雁门太守,其/家田三生嘉禾,皆异亩同颖/,时称/洛阳田/。
汉语大词典后魏许洛阳官拜雁门太守,其“家田三生嘉禾,皆异亩同颖”,时称“洛阳田”。事见《北史·许洛阳传》。后用以指良田。元无名氏《货郎旦》第一折:“你便有洛阳田平阳果,钞广银多,有时节典了庄科,准了绫罗,铜斗儿家私恰做了落叶辞柯。”
其他释义1.后魏许洛阳官拜雁门太守,其'家田三生嘉禾,皆异亩同颖',时称'洛阳田'。事见《北史.许洛阳传》。后用以指良田。
读音:luò
[luò]
(1)(名)洛河;水名;发源于陕西;流入河南。
(2)(名)(Luò)姓。
读音:yáng
[yáng]
(1)(名)我国古代哲学认为存在于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中的两大对立面之一(跟‘阴’相对):阴~二气。
(2)(名)太阳;日光:~光|~历|~坡|朝~。
(3)(名)山的南面;水的北面:衡~(在衡山之南)。
(4)(形)凸出的:~文。
(5)(形)外露的;表面的:~沟|~奉阴违。
(6)(形)指属于活人和人世的(迷信):~宅|~间|~寿。
(7)(形)带正电的:~电|~极。
(8)(名)指男性生殖器。
(9)姓。
读音:tián
[tián]
(1)姓:~老头|老~头。
(2)(名)田猎:田径赛。
(3)(名)田地:~埂|~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