旸燥
【拼音】:yáng zào
【结构】:旸(左右结构)燥(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天晴燥热。
引证解释天晴燥热。《三国志·魏志·管辂传》:“輅曰:‘今夕当雨。’是日暘燥,昼无形似,府丞及令在坐,咸谓不然。”宋沉括《梦溪笔谈·象数一》:“众以谓频日晦溽,尚且不雨,如此暘燥,岂復有望?次日,果大雨。”
网络解释旸燥旸燥,拼音yángzào,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天晴燥热。
综合释义天晴燥热。《三国志·魏志·管辂传》:“輅曰:‘今夕当雨。’是日暘燥,昼无形似,府丞及令在坐,咸谓不然。”宋沉括《梦溪笔谈·象数一》:“众以谓频日晦溽,尚且不雨,如此暘燥,岂復有望?次日,果大雨。”旸燥[yángzào]
汉语大词典天晴燥热。《三国志·魏志·管辂传》:“辂曰:‘今夕当雨。’是日旸燥,昼无形似,府丞及令在坐,咸谓不然。”宋沈括《梦溪笔谈·象数一》:“众以谓频日晦溽,尚且不雨,如此旸燥,岂复有望?次日,果大雨。”
读音:yáng
[yáng]
(动)晴天。
读音:zào
[zào]
1. 干,缺少水分:干燥。燥裂。燥热。枯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