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下
【拼音】:zhōng xià
【注音】:ㄓㄨㄥㄒ一ㄚˋ
【结构】:中(独体结构)下(独体结构)
词语解释指古代田地或赋税等级的第六等。中等里的下等。指中策和下策。中下[zhōngxià]⒈指古代田地或赋税等级的第六等。中等里的下等。指中策和下策。
基础解释指古代田地或赋税等级的第六等。中等里的下等。指中策和下策。
引证解释⒈指古代田地或赋税等级的第六等。引《书·禹贡》:“﹝兗州﹞厥田惟中下。”孔传:“田第六。”《书·禹贡》:“﹝雍州﹞厥赋中下。”孔传:“赋第六。”⒉中等里的下等。引宋何薳《墨经·松》:“明不足而黄者,曰黄明松,品惟中下。”⒊指中策和下策。引《后汉书·乌桓鲜卑传论》:“然制御上略,歷世无闻;周汉之策,仅得中下。”明袁宏道《感事》诗:“边防自古无中下,朝论於今有是非。”
网络解释中下中下,拼音zhōngxià,引证解释指古代田地或赋税等级的第六等。
综合释义指古代田地或赋税等级的第六等。《书·禹贡》:“﹝兗州﹞厥田惟中下。”孔传:“田第六。”《书·禹贡》:“﹝雍州﹞厥赋中下。”孔传:“赋第六。”中等里的下等。宋何薳《墨经·松》:“明不足而黄者,曰黄明松,品惟中下。”指中策和下策。《后汉书·乌桓鲜卑传论》:“然制御上略,歷世无闻;周汉之策,仅得中下。”明袁宏道《感事》诗:“边防自古无中下,朝论於今有是非。”
网友释义中下,拼音zhōngxià,引证解释指古代田地或赋税等级的第六等。
汉语大词典(1).指古代田地或赋税等级的第六等。《书·禹贡》:“﹝兖州﹞厥田惟中下。”孔传:“田第六。”《书·禹贡》:“﹝雍州﹞厥赋中下。”孔传:“赋第六。”(2).中等里的下等。宋何薳《墨经·松》:“明不足而黄者,曰黄明松,品惟中下。”(3).指中策和下策。《后汉书·乌桓鲜卑传论》:“然制御上略,历世无闻;周汉之策,仅得中下。”明袁宏道《感事》诗:“边防自古无中下,朝论于今有是非。”
其他释义1.指古代田地或赋税等级的第六等。2.中等里的下等。3.指中策和下策。
1.戒烟容易,戒你太难。当爱恋的病毒悄然而至,当你把从我心中下载的初吻放进回收站,我决定把爱情低格,让回忆格式化。你知道我的心在哭泣吗?
2.我站在窗前,静静地欣赏着,天空中下着一群可爱的小精灵,虽然都是雪花,但是,你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有许多形状、图案不同的雪花。
3.这种安排对于他正中下怀,难怪会露出一脸微笑。
4.我时常想到海滨城市大连观光,这次暑假,老师恰好安排我参加夏令营,去大连造船厂进行社会调查,真是正中下怀,我高兴极了。
5.上当受骗,不要怪骗子高明,是你心中空虚,正中下怀。回头一想,其实莫不是太急于求成,又或者不够爱自己,怎会被那些轻浮的把戏勾走了心魂?十二。
6.表现出丰产、稳产、中早熟和适应性较强等优点,适宜于中高海拔地区及长江流域中下游双季稻作区种植。
7.冬天,天空中下起来鹅毛大雪,到处是一片白色,唯有松树还是那样鲜绿,点点雪片飘落在上面好像是朵朵白花。
8.下午放学的时候,天空中下起了鹅毛般的大雪。白雪在天空中纷纷扬扬,漫天飞舞。屋顶上、汽车上、树木上都好象穿上了银装;田野里的庄稼、公园的草坪都盖上了一层雪白的棉被。整个世界都染成了白色,真美啊!
9.有些人声称半球形物与通古斯事件相配,和其它的火球报告,由空中下降和从地下上来两者。
10.由于阿根廷中下阶级市场规模庞大,华人超市拓展版图的潜力可谓无可限量。
读音:zhōng,zhòng
[zhōng]
[ zhōng ]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中心。当(dàng)中。中原。中华。
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中。房中。中饱。
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中辍(中途停止进行)。中等。中流砥柱。
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中。
5. 特指“中国”:中式。中文。
6. 适于,合于:中看。
[ zhòng ]1. 恰好合上:中选。中奖。中意(会意,满意)。
2. 受到,遭受:中毒。中计。
3. 科举考试被录取:中举。中状元。
读音:xià
[xià]
(1)(副)下面;位置在下的;低处:~面|~部。
(2)(副)等级或品级低的:~等|~级|~策|~人。
(3)(副)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午|~集|~家|~旬。
(4)(副)向下面:~行车。
(5)(副)表示属于一定范围、情况、条件等:~列|部~|在同志们的帮助~。
(6)(副)表示正当某个时间或时节:节~|目~|时~。
(7)(副)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两~里都同意。
(8)(动)由高处到低处:~船|~降|~山。
(9)(动)(雨、雪等)降落:~雨|~雾。
(10)(动)颁发;投递:~令|~文|~通知|~帖。
(11)(动)去;到(处所):~乡|~地|~基层。
(12)(动)退场:该队三号上;五号~。
(13)(动)放入:~网捕鱼|~箸|~钻|~手。
(14)(动)卸除;取下:~装|把敌人的枪~了!
(15)(动)做出(言论、判断等):~结论|~定义。
(16)(动)开始使用;使用:~药|~刀。(动物)生产:~蛋|~崽。攻陷;攻克:连~数城。到规定的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等:~班|~工|~课。退让:相持不~。低于;少于(多用于否定):~药|~刀。(动物)生产
(17)(量)(一~儿)。ɑ表示动作的次数:敲了两~(儿)。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敲了两~(儿)。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
(18)(名)(~儿)用在“几、两”后面;表示本领、技能:他真有两~(儿)。有时也作下子。
(19)(副)用在动词后。表示由高处到低处
(20)(副)用在动词后。表示有空间;能容纳:这个剧场能坐~几万人。
(21)(副)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写~八千字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