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中权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中权

中权

【拼音】:zhōng quán

【注音】:ㄓㄨㄥㄑㄨㄢˊ

【结构】:中(独体结构)权(左右结构)

【繁体】:中權

解释

词语解释谓中军制定谋略。指中军。中枢;司令部。指主将的权势。喻中等。指主将。合乎时宜或情势。中权[zhōngquán]⒈谓中军制定谋略。指中军。中枢;司令部。指主将的权势。喻中等。指主将。合乎时宜或情势。

引证解释⒈谓中军制定谋略。引《左传·宣公十二年》:“前茅虑无,中权,后劲。”杜预注:“中军制谋,后以精兵为殿。”⒉指中军。引南朝宋谢庄《从驾顿上》诗:“中权临楚路,前茅望吴云。”清王韬《淞滨琐话·徐麟士》:“於是登坛视师,简壮士至千五百人为前驱,千五百人为后劲,精选甲士二千人为中权,亲自率之。”⒊指主将。引北周庾信《周车骑大将军贺娄公神道碑》:“以君智略,入佐中权。”唐司空图《复安南碑》:“中权令峻,按虎节以风生;上将策奇,指龙编而天落。”《宋史·刘廷让传》:“万旅所集,实制於中权。”⒋指主将的权势。引唐元稹《加陈楚检校左仆射制》:“欲将激其壮心,夫何吝於好爵。加之左揆,以盛中权。”⒌中枢;司令部。引《梁书·武帝纪上》:“拥荆南之众,督四方之师,宣讚中权,奉卫舆輦。”清姚锡光《东方兵事纪略·辽东篇》:“距倭兵约二里许,以长虎臺为中权。”⒍喻中等。引南朝梁庾肩吾《书品论》:“视其雕文非特刻鵠,人人下笔,寧止追嚮,遗跡见珍,餘芳可析。诚以驱驰并驾,不逮前锋,而中权、后殿,各尽其美,允为下以下。”⒎合乎时宜或情势。引《论语·微子》:“身中清,废中权。”何晏集解引马融曰:“遭乱世,身废弃以免患,合於权也。”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竹林》:“故凡人之有为也,前枉而后义者,谓之中权。虽不能成,《春秋》善之,鲁隐公郑祭仲是也。”《后汉书·隗嚣传》:“将军以至德尊贤,广其谋虑,动有功,发中权。”

网络解释中权谓中军制定谋略;指中军;指主将;中枢;司令部指主将的权势;喻中等。

综合释义谓中军制定谋略。《左传·宣公十二年》:“前茅虑无,中权,后劲。”杜预注:“中军制谋,后以精兵为殿。”指中军。南朝宋谢庄《从驾顿上》诗:“中权临楚路,前茅望吴云。”清王韬《淞滨琐话·徐麟士》:“於是登坛视师,简壮士至千五百人为前驱,千五百人为后劲,精选甲士二千人为中权,亲自率之。”指主将。北周庾信《周车骑大将军贺娄公神道碑》:“以君智略,入佐中权。”唐司空图《复安南碑》:“中权令峻,按虎节以风生;上将策奇,指龙编而天落。”《宋史·刘廷让传》:“万旅所集,实制於中权。”指主将的权势。唐元稹《加陈楚检校左仆射制》:“欲将激其壮心,夫何吝於好爵。加之左揆,以盛中权。”中枢;司令部。《梁书·武帝纪上》:“拥荆南之众,督四方之师,宣讚中权,奉卫舆輦。”清姚锡光《东方兵事纪略·辽东篇》:“距倭兵约二里许,以长虎臺为中权。”喻中等。南朝梁庾肩吾《书品论》:“视其雕文非特刻鵠,人人下笔,寧止追嚮,遗跡见珍,餘芳可析。诚以驱驰并驾,不逮前锋,而中权、后殿,各尽其美,允为下以下。”合乎时宜或情势。《论语·微子》:“身中清,废中权。”何晏集解引马融曰:“遭乱世,身废弃以免患,合於权也。”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竹林》:“故凡人之有为也,前枉而后义者,谓之中权。虽不能成,《春秋》善之,鲁隐公郑祭仲是也。”《后汉书·隗嚣传》:“将军以至德尊贤,广其谋虑,动有功,发中权。”

汉语大词典(1).谓中军制定谋略。《左传·宣公十二年》:“前茅虑无,中权,后劲。”杜预注:“中军制谋,后以精兵为殿。”(2).指中军。南朝宋谢庄《从驾顿上》诗:“中权临楚路,前茅望吴云。”清王韬《淞滨琐话·徐麟士》:“于是登坛视师,简壮士至千五百人为前驱,千五百人为后劲,精选甲士二千人为中权,亲自率之。”(3).指主将。北周庾信《周车骑大将军贺娄公神道碑》:“以君智略,入佐中权。”唐司空图《复安南碑》:“中权令峻,按虎节以风生;上将策奇,指龙编而天落。”《宋史·刘廷让传》:“万旅所集,实制于中权。”(4).指主将的权势。唐元稹《加陈楚检校左仆射制》:“欲将激其壮心,夫何吝于好爵。加之左揆,以盛中权。”(5).中枢;司令部。《梁书·武帝纪上》:“拥荆南之众,督四方之师,宣赞中权,奉卫舆辇。”清姚锡光《东方兵事纪略·辽东篇》:“距倭兵约二里许,以长虎台为中权。”(6).喻中等。南朝梁庾肩吾《书品论》:“视其雕文非特刻鹄,人人下笔,宁止追向,遗迹见珍,馀芳可析。诚以驱驰并驾,不逮前锋,而中权、后殿,各尽其美,允为下以下。”合乎时宜或情势。《论语·微子》:“身中清,废中权。”何晏集解引马融曰:“遭乱世,身废弃以免患,合于权也。”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竹林》:“故凡人之有为也,前枉而后义者,谓之中权。虽不能成,《春秋》善之,鲁隐公郑祭仲是也。”《后汉书·隗嚣传》:“将军以至德尊贤,广其谋虑,动有功,发中权。”

其他释义1.谓中军制定谋略。2.指中军。3.指主将。4.指主将的权势。5.中枢;司令部。6.喻中等。

中权造句更多 >>

1.如果业务经理对成果有信心,他们会想将他们的专家保留在他们自己的团队中,而不是将专家交付给一个集中权威。

2.在奔腾不息的理论长河中,权威出现在此时此地,消逝在彼时彼地,理论之树方能万古长青。

3.自古朝中权臣在内,抑或主上刚愎者,大将统兵在外,未闻有建尺寸之功耶!总兵身死族灭大祸近在眼前犹未知之,且听本汗细细道来。

4.其实,在与姚琴成为情人之前,卞中已经在怎样利用手中权力敛财上动过歪脑筋。

5.稍倾,姜伟又逃向精品布艺城商场西头楼梯台阶处,黄中权驾车快速从姜伟背后撞击致姜俯卧倒地。

6.不久,李中权又听到已当了赤卫团政委的大哥李中泮在“肃反”中被无辜杀害的消息。

7.信安阳扭了一下头,看见了老艄公印中权木木的站在那里,他想起昨晚跟他一起去做什么了,但想不出仔细来,他动了动,想起身坐起来。

8.陈寿到了陕西,立即查出廖堂以奉诏制毡幄为名,搜刮民财,赢金数万,准备送给宫中权幸。

9.不准利用手中权力调换价格更昂贵的小汽车,向下级单位或企业借车,或强迫下属单位或企业为自己买车。

10.随着许凤江职位升迁,手中权力的增大,许凤江从一名谦虚谨慎的派出所民警演变成一位飞扬拔扈的地方“土皇帝”,谁若对其稍有不从,便会遭到疯狂的报复。 

字义分解

读音:zhōng,zhòng

[zhōng]

[ zhōng ]

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中心。当(dàng)中。中原。中华。

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中。房中。中饱。

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中辍(中途停止进行)。中等。中流砥柱。

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中。

5. 特指“中国”:中式。中文。

6. 适于,合于:中看。

[ zhòng ]

1. 恰好合上:中选。中奖。中意(会意,满意)。

2. 受到,遭受:中毒。中计。

3. 科举考试被录取:中举。中状元。

读音:quán

[quán]

(1)(名)〈古〉秤锤。

(2)〈书〉(动)权衡:~其轻重。

(3)(名)权力:当~|有职有~。

(4)(名)权利:人~|公民~|选举~|发言~。

(5)(名)有利的形势:主动~|制空~。

(6)(动)权变;权宜:~谋。

(7)(副)权且;姑且:~充|死马~当活马医。

(8)姓。〈古〉又同“”。

中权相关成语

中权相关词语

关于中权的诗词更多 >>

上一个:执权

下一个:著作权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