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草
【拼音】:hàn cǎo
【注音】:ㄏㄢˋㄘㄠˇ
【结构】:翰(左右结构)草(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指文辞。翰草[hàncǎo]⒈指文辞。
引证解释⒈指文辞。引晋葛洪《抱朴子·博喻》:“观翰草之汪濊,则知其不出乎章句之徒矣。”
网络解释翰草翰草是汉语词汇,拼音hàncǎo,出自《抱朴子·博喻》。
综合释义指文辞。晋葛洪《抱朴子·博喻》:“观翰草之汪濊,则知其不出乎章句之徒矣。”翰草[hàncǎo]
网友释义翰草是汉语词汇,拼音hàncǎo,出自《抱朴子·博喻》。
其他释义1.指文辞。
读音:hàn
[hàn]
〈书〉(名)原指羽毛;后来借指毛笔、文字、书信等:~墨。
读音:cǎo
[cǎo]
(1)(名)高等植物中栽培植物以外的草本植物的统称:野~|青~。
(2)(名)指用作燃料、饲料等的稻、麦之类的茎和叶:稻~|干~。
(3)(名)〈口〉雌性的(多指家畜或家禽):~驴|~鸡。
(4)(形)草率;不细致:潦~|字写得很~。
(5)(名)文字书写形式的名称。ɑ)汉字形体的一种:~书。b)拼音字母的手写体:~书。b)拼音字母的手写体
(6)(名)草稿:起~|~案。
(7)(动)〈书〉起草:~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