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醪
【拼音】:tóu láo
【注音】:ㄊㄡˊㄌㄠˊ
【结构】:投(左右结构)醪(左右结构)
【简体】:投醪
【繁体】:投醪
词语解释以'投醪'指与军民同甘苦。
基础解释以/'投醪/'指与军民同甘苦。
引证解释⒈后因以“投醪”指与军民同甘苦。引《吕氏春秋·顺民》:“越王苦会稽之耻……下养百姓以来其心,有甘脆,不足分,弗敢食,有酒,流之江,与民同之。”《三国志·蜀志·先主传》“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汉晋春秋》:“观其所以结物情者,岂徒投醪抚寒含蓼问疾而已哉!”唐李德裕《刘公神道碑铭》:“士怀挟纊之恩,人感投醪之醉。”唐唐顺之《牌》:“本司於钱粮毫髮原不经手,理合转发……作军前给赏支销,则军士皆荷诸上司投醪之惠。”
网络解释投醪投醪是汉语词汇,出自《吕氏春秋·顺民》,它的意思是与军民同甘苦。
综合释义《吕氏春秋·顺民》:“越王苦会稽之耻……下养百姓以来其心,有甘脆,不足分,弗敢食,有酒,流之江,与民同之。”后因以“投醪”指与军民同甘苦。《三国志·蜀志·先主传》“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汉晋春秋》:“观其所以结物情者,岂徒投醪抚寒含蓼问疾而已哉!”唐李德裕《刘公神道碑铭》:“士怀挟纊之恩,人感投醪之醉。”唐唐顺之《牌》:“本司於钱粮毫髮原不经手,理合转发……作军前给赏支销,则军士皆荷诸上司投醪之惠。”投醪[tóuláo]将酒投入河中,与士兵共饮。比喻与士兵同甘共苦。《幼学琼林.卷三.饮食类》:「毕卓为吏部而盗酒,逸兴太豪。越王爱士卒而投醪,战气百倍。」
汉语大词典《吕氏春秋·顺民》:“越王苦会稽之耻……下养百姓以来其心,有甘脆,不足分,弗敢食,有酒,流之江,与民同之。”后因以“投醪”指与军民同甘苦。《三国志·蜀志·先主传》“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汉晋春秋》:“观其所以结物情者,岂徒投醪抚寒含蓼问疾而已哉!”唐李德裕《刘公神道碑铭》:“士怀挟纩之恩,人感投醪之醉。”唐唐顺之《牌》:“本司于钱粮毫发原不经手,理合转发……作军前给赏支销,则军士皆荷诸上司投醪之惠。”
国语辞典将酒投入河中,与士兵共饮。比喻与士兵同甘共苦。
辞典修订版将酒投入河中,与士兵共饮。比喻与士兵同甘共苦。《幼学琼林.卷三.饮食类》:「毕卓为吏部而盗酒,逸兴太豪。越王爱士卒而投醪,战气百倍。」
其他释义1.《吕氏春秋.顺民》:'越王苦会稽之耻……下养百姓以来其心,有甘脆,不足分,弗敢食,有酒,流之江,与民同之。'后因以'投醪'指与军民同甘苦。
1.现在是夏季枯水期,投醪河这个河湾只有浅浅两丈多宽,三拱石桥左右二拱下面都没有水,就成了盛夏纳凉的好去处。
读音:tóu
[tóu]
(1)(动)放进去;送进去:~放。
(2)(动)跳进去(专指自杀行为)。
(3)(动)投射。
(4)(动)寄给人(书信等):~递。
(5)(动)找上去;参加进去:~入。
(6)(动)迎合。
(7)(副)临;在…之前。
读音:láo
[láo]
(1)(名)浊酒。
(2)(名)醇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