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额
【拼音】:shěng é
【注音】:ㄕㄥˇㄜˊ
【结构】:省(上下结构)额(左右结构)
【繁体】:省額
词语解释政府征税的定额。省额[shěngé]⒈政府征税的定额。
引证解释⒈政府征税的定额。引《宋史·食货志上三》:“至於坍江落海之田,壤地漂没;僧道寺观之产,或奉詔蠲免;而省额未除,不免阴配民户。此暗科之弊也。”
综合释义政府征税的定额。《宋史·食货志上三》:“至於坍江落海之田,壤地漂没;僧道寺观之产,或奉詔蠲免;而省额未除,不免阴配民户。此暗科之弊也。”
汉语大词典政府征税的定额。《宋史·食货志上三》:“至于坍江落海之田,壤地漂没;僧道寺观之产,或奉诏蠲免;而省额未除,不免阴配民户。此暗科之弊也。”
其他释义1.政府征税的定额。
1.在经济萎缩时期,许多人开始寻找减少家庭预算和节省额外开支的方法。
读音:shěng,xǐng
[shěng]
[ shěng ]1. 地方行政区域:省份。省会。
2. 节约,不费:省钱。省事。省吃俭用。
3. 简易,减免:省略。省称。省写。
4. 中国古官署名:中书省(a.魏晋开始设置,总管国家政务,历代有所沿革,唐初设“中书、尚书、门下”三省共管政事;b.元代“中书省”兼管“尚书省”的职权,权更重,成为中央最高的官署,称地方最高行政官署为“行中书省”,简称“省”,是现在“省”的来历)。尚书省。门下省。秘书省。
5. 古代称王宫禁地:省中。省闼(禁中)。
[ xǐng ]1. 检查:反省(检查自己)。省察(考察)。吾日三省吾身。
2. 知觉,觉悟:省悟。发人深省。
3. 看望父母、尊亲:省亲。省视。
读音:é
[é]
(1)(名)眉上发下的部分;俗称脑门子:~头。
(2)(名)规定的数量:名~。
(3)(名)牌匾: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