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手作揖
【拼音】:gǒng shǒu zuō yī
【注音】:ㄍㄨㄥˇㄕㄡˇㄗㄨㄛㄧ
【简体】:拱手作揖
【繁体】:拱手作揖
词语解释古时汉族的礼节。
网络解释拱手作揖【拱手作揖】汉族古代之礼节。汉族见面待人之礼节很特别,不象西方各国之握手、拥抱、吻面、吻额,亦不如日本之鞠躬;不握宾客之手,而是将自己的双手握住,向来宾不断摇晃。其动作,又分两种,一是将两手掌互抱,谓之“拱手“;一是将两手掌平合,谓之“作揖”。拱手;用于迎送宾客,是一般性礼节;作揖,用于敬神,尊长,是更诚厚之礼仪。今之握手、鞠躬,实是五四运动后,所吸收之外来文明。
综合释义两手合于胸前行礼。表示恭敬。 【造句】这张年画里的小孩拱手作揖,互祝新春愉快,十分逗趣。
辞典修订版两手合于胸前行礼。表示恭敬。《儒林外史.第三回》:「不过是平头百姓,你若同他拱手作揖,平起平坐,这就是坏了学校规矩,连我脸上都无光了。」
辞典简编版两手合于胸前行礼。表示恭敬。 【造句】这张年画里的小孩拱手作揖,互祝新春愉快,十分逗趣。
国语词典两手合于胸前行礼。表示恭敬。
读音:gǒng
[gǒng]
(1)(动)两手相合;臂的前部上举:~手。
(2)(动)环绕:~卫|众星~月|四山环~的大湖。
(3)(动)肢体弯曲成弧形:~肩缩背|~腰。
(4)(形)建筑物成弧形的:~门|连~坝。
(5)(动)用身体撞动别的东西或拨开土地等物体:用身子~开了大门|猪用嘴~地|蚯蚓从地下~出许多土来|一个孩子儿从人群里~出去了。
(6)(动)植物生长;从土里向外钻或顶:苗儿~出土了。
读音:shǒu
[shǒu]
(1)(名)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
(2)(动)拿着:人~一册。
(3)(形)小巧而便于拿的:~册|~折。
(4)(形)亲手:~抄。
(5)(~儿)量词;用于技能、本领:他真有两~。
(6)(名)擅长某种技能的人或做某种事的人:选~|能~。
读音:zuò,zuō
[zuō]
[ zuò ]1.劳动;劳作:精耕细~。~息制度。
2.起:振~。枪声大~。
3.写作;作品:著~。佳~。
4.假装:~态。装模~样。
5.当作;作为:过期~废。
6.进行某种活动:同不良倾向~斗争。自~自受。
7.同“做”。
[ zuō ]作坊:小器~。
读音:yī
[yī]
(动)〈书〉拱手行礼:~让|开门~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