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脯
【拼音】:tái fǔ
【注音】:ㄊㄞˊㄈㄨˇ
【结构】:苔(上下结构)脯(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水苔晒干为脯,可食。苔脯[táifǔ]⒈水苔晒干为脯,可食。
引证解释⒈水苔晒干为脯,可食。引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十·陟厘》﹝集解﹞引寇宗奭曰:“陟釐,今人乾之,治为苔脯,堪啗。青苔亦可作脯食,皆利人。”
网络解释苔脯苔脯,读音为táifǔㄊㄞˊㄈㄨˇ,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水苔晒干为脯,可食。
综合释义水苔晒干为脯,可食。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十·陟厘》﹝集解﹞引寇宗奭曰:“陟釐,今人乾之,治为苔脯,堪啗。青苔亦可作脯食,皆利人。”
汉语大词典水苔晒干为脯,可食。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十·陟厘》﹝集解﹞引寇宗奭曰:“陟釐,今人乾之,治为苔脯,堪啖。青苔亦可作脯食,皆利人。”
其他释义1.水苔晒干为脯,可食。
读音:tái,tāi
[tái]
[ tái ]1. 隐花植物的一类,根、茎、叶的区别不明显,常贴在阴湿的地方生长:青苔。苔藓。苔原。
[ tāi ]1. 〔舌苔〕舌头上面的垢腻,由衰死的上皮细胞和黏液等形成,观察它的颜色可以帮助论断病症。
读音:pú,fǔ
[fǔ]
[ pú ]胸前的肉:胸~。
[ fǔ ]1.肉干:兔~。
2.果脯: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