绢素
【拼音】:juàn sù
【注音】:ㄐㄨㄢˋㄙㄨˋ
【结构】:绢(左右结构)素(上下结构)
【简体】:绢素
【繁体】:絹素
词语解释1.未曾染色的白绢。绢素[juànsù]⒈未曾染色的白绢。
基础解释未曾染色的白绢。
引证解释⒈未曾染色的白绢。引唐杜甫《丹青引》:“詔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新唐书·裴行俭传》:“行俭工草隶,名家。帝尝以绢素詔写《文选》。”
网络解释绢素绢素,汉语词汇。
释义未曾染色的白绢。供书画用的白绢。
综合释义未曾染色的白绢。唐杜甫《丹青引》:“詔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新唐书·裴行俭传》:“行俭工草隶,名家。帝尝以绢素詔写《文选》。”绢素[juànsù]用以写作书画的白绢。《新唐书.卷一零八.裴行俭传》:「帝尝以绢素诏写文选,览之,秘爱其法。」
汉语大词典未曾染色的白绢。唐杜甫《丹青引》:“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新唐书·裴行俭传》:“行俭工草隶,名家。帝尝以绢素诏写《文选》。”
国语辞典用以写作书画的白绢。绢素[juànsù]⒈用以写作书画的白绢。引《新唐书·卷一〇八·裴行俭传》:「帝尝以绢素诏写文选,览之,秘爱其法。」
辞典修订版用以写作书画的白绢。《新唐书.卷一零八.裴行俭传》:「帝尝以绢素诏写文选,览之,秘爱其法。」
1.汝先当求一败墙,张绢素讫,倚之败墙之上,朝夕观之。
2.记得十多年前的寒假,画了多日梅花的我,带着几幅梅花图到琉璃厂装裱画作,在画店挑选好装裱的绢素搭配,便踱进旁边的文物店。
3.各具绢素索画,购其真迹者,得之闺房者为多。
4.张旭在裴府住了一年多,除了写下数本绢素屏以外,并没有教他什么。
5.唐代画家张璪曾“以手摸绢素”,应该就是用手指作画的大胆尝试。
6.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7.但董卓作乱,汉献帝西迁之际,这些画在绢素上的作品,都被军士取用,做成了帷囊。
8.两子席地对坐相话语,若有声出绢素。
9.于立源先生以心灵映射万象,以胸中之意,手中之笔,代山川而立言,以天地之灵,气贯绢素之上。
10.元代山水画注重皴、擦、点、染等技法,用干笔皴擦代替湿笔晕染,逐渐用纸张代替绢素,追求简淡高逸、苍茫深秀的艺术情趣。
读音:juàn
[juàn]
(名)一种薄而坚韧的丝织品:手~|丝~|绸~。
读音:sù
[sù]
(1)细柔的白色绢。
(2)(名)本色;白色:~服|~菜。
(3)(形)颜色单纯;不艳丽:~淡|~雅。
(4)(名)蔬菜、瓜果等食物。
(5)(形)本来的;原有的:~油|~材。
(6)(名)带有根本性质的物质:核黄~|麻黄~。
(7)(名)向来:~不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