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岁钱
【拼音】:yā suì qián
【注音】:一ㄚㄙㄨㄟˋㄑ一ㄢˊ
【结构】:押(左右结构)岁(上下结构)钱(左右结构)
【繁体】:押歲錢
词语解释即压岁钱。押岁钱[yāsuìqián]⒈即压岁钱。
基础解释压岁钱。
引证解释⒈即压岁钱。参见“压岁钱”。引《红楼梦》第五三回:“然后散了押岁钱并荷包金银錁等物。”
综合释义即压岁钱。《红楼梦》第五三回:“然后散了押岁钱并荷包金银錁等物。”参见“压岁钱”。
汉语大词典即压岁钱。《红楼梦》第五三回:“然后散了押岁钱并荷包金银锞等物。”参见“压岁钱”。《汉语大词典》:压岁钱(压岁钱) 拼音:yāsuìqián旧俗,阴历除夕以彩绳穿钱置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在过阴历年时给小儿者,亦谓之压岁钱。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压岁钱》:“以綵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之压岁钱。”鲁迅《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辞岁之后,从长辈得到压岁钱,红纸包着,放在枕边,只要过一宵,便可以随意使用。”欧阳山《高干大》第十章:“此外,还有婆姨娃娃把法币,响洋,首饰,压岁钱,体己钱,拿出来交给他存的。他一桩一桩登记,一桩一桩收下。”
其他释义1.即压岁钱。
读音:yā
[yā]
(1)(动)把财物交给对方作为保证:抵~。
(2)(动)暂时把人扣留:关~|拘~|看~。
(3)(动)跟随着照料或看管:~车|~送。
(4)(动)同“压”:~柜。
(5)(动)在公文、契约上签字或画符号;作为凭信:~尾。
(6)(名)作为凭信而在公文、契约上所签的名字或所画的符号:花~|画~。
读音:suì
[suì]
(1)岁星。
(2)(名)年:~末|年~。
(3)(名)〈书〉年成:丰~|歉~。
(4)(量)表示年龄的单位:八~|九~。
读音:qián
[qián]
(1)(名)铜钱:一个~|~串儿。
(2)(名)货币:银~|一块~。
(3)(名)款子;费用:一笔~|饭~|车~|买书的~。
(4)(名)钱财:有~有势|敛~|搂~|捞~。
(5)(名)(~儿)形状像铜钱的东西:榆~儿|纸~儿。
(6)(名)(Qián)姓。
(7)(量)重量单位。十厘等于一钱;十钱等于一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