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师资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师资

师资

【拼音】:shī zī

【注音】:ㄕㄗ

【词性】:名词。

【结构】:师(左右结构)资(上下结构)

【简体】:师资

【繁体】:師資

解释

词语解释师资shīzī。(1)可以当教师的人才。师资[shīzī]⒈可以当教师的人才。例培养师资。英teachers;

基础解释1.指教师。2.指能当教师的人材。3.师生;师徒。4.谓从师;效法。5.培育;教导。

引证解释⒈后因以“师资”指教师。引《老子》:“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也;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也。”《穀梁传·僖公三十二年》“晋侯重耳卒”晋范宁注:“此盖《春秋》之本旨,师资辩説日用之常义。”杨士勋疏:“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资也。”《陈书·周弘正传》:“太子以弘正朝廷旧臣,德望素重,于是降情屈礼,横经请益,有师资之敬焉。”唐元稹《论教本书》:“兵兴以来,兹弊尤甚,师资保傅之官,非疾废眊瞶不任事者为之,即休戎罢帅不知书者处之。”宋范仲淹《代人奏乞王洙充南京讲书状》:“右臣闻三代盛王,教治天下,必先崇学校,立师资,聚羣材。”⒉今指能当教师的人材。例如:培养师资、师资不足。⒊犹师生;师徒。引《后汉书·廉范传》:“范叩头曰:‘臣无状愚戇,以为汉等皆已伏诛,不胜师资之情,罪当万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僕与君奕世为通好也。”《旧唐书·方伎传·孙思邈》:“当时知名之士宋令文、孟詵、卢照邻等,执师资之礼以事焉。”⒋谓从师;效法。引《魏书·乐志》:“且燧人不师资而习火,延寿不束脩以变律。”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叙师资传授南北时代》:“若不知师资传授,则未可议乎画。”孙中山《中国民主革命之重要》:“然而日本之文明,非其所固有者,前则取之于中国,后则师资于泰西。”⒌培育;教导。引唐黄滔《祭钱塘秦国太夫人》:“颜氏子则提育圣人,曹大家则师资诸女。”

网络解释师资《老氏》曰“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说者》曰“善人,有不善人,然后善救之功著,故曰‘资’。”

综合释义《老子》:“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也;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也。”后因以“师资”指教师。《穀梁传·僖公三十二年》“晋侯重耳卒”晋范宁注:“此盖《春秋》之本旨,师资辩説日用之常义。”杨士勋疏:“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资也。”《陈书·周弘正传》:“太子以弘正朝廷旧臣,德望素重,于是降情屈礼,横经请益,有师资之敬焉。”唐元稹《论教本书》:“兵兴以来,兹弊尤甚,师资保傅之官,非疾废眊瞶不任事者为之,即休戎罢帅不知书者处之。”宋范仲淹《代人奏乞王洙充南京讲书状》:“右臣闻三代盛王,教治天下,必先崇学校,立师资,聚羣材。”今指能当教师的人材。如:培养师资、师资不足。犹师生;师徒。《后汉书·廉范传》:“范叩头曰:‘臣无状愚戇,以为汉等皆已伏诛,不胜师资之情,罪当万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僕与君奕世为通好也。”《旧唐书·方伎传·孙思邈》:“当时知名之士宋令文、孟詵、卢照邻等,执师资之礼以事焉。”谓从师;效法。《魏书·乐志》:“且燧人不师资而习火,延寿不束脩以变律。”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叙师资传授南北时代》:“若不知师资传授,则未可议乎画。”孙中山《中国民主革命之重要》:“然而日本之文明,非其所固有者,前则取之于中国,后则师资于泰西。”培育;教导。唐黄滔《祭钱塘秦国太夫人》:“颜氏子则提育圣人,曹大家则师资诸女。”

汉语大词典(1).《老子》:“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也;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也。”后因以“师资”指教师。《谷梁传·僖公三十二年》“晋侯重耳卒”晋范宁注:“此盖《春秋》之本旨,师资辩说日用之常义。”杨士勋疏:“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资也。”《陈书·周弘正传》:“太子以弘正朝廷旧臣,德望素重,于是降情屈礼,横经请益,有师资之敬焉。”唐元稹《论教本书》:“兵兴以来,兹弊尤甚,师资保傅之官,非疾废眊瞆不任事者为之,即休戎罢帅不知书者处之。”宋范仲淹《代人奏乞王洙充南京讲书状》:“右臣闻三代盛王,教治天下,必先崇学校,立师资,聚群材。”(2).今指能当教师的人材,如:培养师资、师资不足。(3).犹师生;师徒。《后汉书·廉范传》:“范叩头曰:‘臣无状愚戆,以为汉等皆已伏诛,不胜师资之情,罪当万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旧唐书·方伎传·孙思邈》:“当时知名之士宋令文、孟诜、卢照邻等,执师资之礼以事焉。”(4).谓从师;效法。《魏书·乐志》:“且燧人不师资而习火,延寿不束脩以变律。”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叙师资传授南北时代》:“若不知师资传授,则未可议乎画。”孙中山《中国民主革命之重要》:“然而日本之文明,非其所固有者,前则取之于中国,后则师资于泰西。”(5).培育;教导。唐黄滔《祭钱塘秦国太夫人》:“颜氏子则提育圣人,曹大家则师资诸女。”

国语辞典可以效法或引以为戒的人和事,如:「国小师资班」。师资[shīzī]⒈可以效法或引以为戒的人和事。引《谷梁传·僖公三十二年》:「晋侯重耳卒。」晋·范宁·集解:「此盖修春秋之本旨,师资辩说日用之常义。」《后汉书·卷三一·廉范传》:「以为汉等皆已伏诛,不胜师资之情,罪当万坐。」⒉老师。引《谷梁传·僖公三十二年》唐·杨士勋·疏:「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宋·范仲淹〈代人奏乞王洙充京讲书状〉:「臣闻三代盛王,致治天下,必先崇学校,立师资,陈正道。」⒊准备担任老师的储备人才。例如:「国小师资班」。英语qualifiedteacher德语Lehrbeauftragtepl,Lehrkräfte(S)​,Lehrkörper(S)​法语personneayantlesqualitésrequisespourenseigner

辞典修订版可以效法或引以为戒的人和事。《谷梁传.僖公三十二年》:「晋侯重耳卒。」晋.范甯.集解:「此盖修春秋之本旨,师资辩说日用之常义。」《后汉书.卷三一.廉范传》:「以为汉等皆已伏诛,不胜师资之情,罪当万坐。」老师。《谷梁传.僖公三十二年》唐.杨士勋.疏:「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宋.范仲淹〈代人奏乞王洙充京讲书状〉:「臣闻三代盛王,致治天下,必先崇学校,立师资,陈正道。」准备担任老师的储备人才,如:「小学师资班」。

辞典简编版符合执教资格的人。 【造句】各师范院校是培育师资的主要场所。

英语masterpiecemasterpieces

法语compétence, qualification d'un professeur、professeur

其他释义1.《老子》:'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也;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也。'后因以'师资'指教师。2.今指能当教师的人材。3.犹师生;师徒。4.谓从师;效法。5.培育;教导。

师资造句更多 >>

1.我很想在外语方面做出大的进展,而学校在这方面又能提供良好的师资和设施,这可就是我特别渴望看到的了。

2.因地制宜搞好民族地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

3.我们要提高教学质量,其荦荦大端,不外乎整顿教学秩序,强化师资力量。

4.这所新建的学院,为了充实师资队伍,派人四出搜罗人才。

5.这所重点中学设备先进,师资力量也很雄厚。

6.上开那里周边城市发展快,地方比较好,师资力量也会较快跟上。西科比较有名的,毕竟成绩摆在那里。各有各好,你可以先打电话咨询。

7.学生多,师资力量不足是我们学校的基本情况。

8.不同的学校,学费也都有所不同,根据人文地理,消费水平,所处地段,所选的班级,上课的时间,师资力量等每个学校的老师定的学费是没有个统一的标准,不过你选学校要注意几点,现在这个社会,要找福利学校是不可能的了。

9.必须培养才得兼备、训练有素的师资,否则真会误人子弟。

10.中心拥有一流的专业师资团队,全部为历年参加艺考招生面试工作的主考官、考委会评委、各高校在职教师。

字义分解

读音:shī

[shī]

[ shī ]

1. 教人的人:老师。导师。师傅。师生。师徒。师德。良师益友。好(hào)为人师。

2. 擅长某种技术的人:工程师。医师。技师。

3. 效法:师法古人。

4. 榜样:师范。

5. 指由师徒或师生关系产生的:师母。师兄。师弟。师妹。

6. 对和尚或道士的尊称:法师。禅师。

7. 军队:会师。出师。

8. 军队的编制单位,团或旅的上一级:师长。师座。

9. 一国的首都:京师。

10. 姓。

读音:zī

[zī]

(1)(名)钱财;费用:~财|~本|工~|合~。

(2)(动)资助:~助。

(3)(动)提供:以~参考。

(4)姓。

(5)(名)资质:天~。

(6)(名)资格:~历|~望。

师资相关成语

师资相关词语

关于师资的诗词更多 >>

解释包含师资的单词更多 >>

上一个:师仰

下一个:师宜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