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刀计
【拼音】:tuō dāo
【结构】:拖(左右结构)刀(独体结构)计(左右结构)
【简体】:拖刀计
【繁体】:拖刀計
词语解释旧小说中指武将假装败走,将刀垂下,乘敌不备,而突然回头攻击之计。拖刀计[tuōdāojì]⒈旧小说中指武将假装败走,将刀垂下,乘敌不备,而突然回头攻击之计。
引证解释⒈旧小说中指武将假装败走,将刀垂下,乘敌不备,而突然回头攻击之计。引《三国演义》第五三回:“云长也退军,离城十里下寨,心中暗忖:老将黄忠,名不虚传:鬭一百合,全无破绽。来日必用拖刀计,背砍赢之。”亦比喻机谋;阴谋。元孟汉卿《魔合罗》第四折:“你畅好会使拖刀计,漾一个瓦块儿在虚空里怎生住的。”元邓玉宾《叨叨令·道情》曲:“为儿女施尽了拖刀计,为家私费除了担山力。”
网络解释拖刀计拖刀计是关羽的绝技,佯装拖刀败走,引敌将来追,等到敌将追到身后趁敌人得意洋洋之际忽然回身,以自身为轴,挥舞大刀做360度圆周运动的横劈。由下往上劈在拖刀计中也有,但是很少,因为成功几率很小。大多数拖刀计都是横劈,因为武将都是骑在马上,根本无法闪躲,唯一的方法就是用手中的兵器格挡(在敌方武将没放松警惕的情况下。),但是结果只有两种,一是武器被砍成两端,身体就不用说了;二是武器成功格挡,但是身体会从马上摔下(估计好不到哪儿去),原因可以参考大刀的重量以及使用者的力量(想象一下抡圆了一耳光抽人脸上会咋样?更别说打仗时用的大刀了!)。拖刀计可以说人追杀人佛追杀佛。
网友释义拖刀计,汉语词语,拼音是tuōdāojì,意思是旧小说中指武将假装败走,将刀垂下,乘敌不备,而突然回头攻击之计。
汉语大词典旧小说中指武将假装败走,将刀垂下,乘敌不备,而突然回头攻击之计。《三国演义》第五三回:“云长也退军,离城十里下寨,心中暗忖:老将黄忠,名不虚传:斗一百合,全无破绽。来日必用拖刀计,背砍赢之。”亦比喻机谋;阴谋。元孟汉卿《魔合罗》第四折:“你畅好会使拖刀计,漾一个瓦块儿在虚空里怎生住的。”元邓玉宾《叨叨令·道情》曲:“为儿女施尽了拖刀计,为家私费除了担山力。”
国语辞典一种武将制敌的方法。即诈败逃走,引诱敌人追来,乘其不备又砍杀过来,使敌人措手不及。拖刀计[tuōdāojì]⒈一种武将制敌的方法。即诈败逃走,引诱敌人追来,乘其不备又砍杀过来,使敌人措手不及。引《三国演义·第五三回》:「老将黄忠,名不虚传,斗一百合,全无破绽。来日必用拖刀计,背砍赢之。」⒉比喻阴谋、圈套。引元·孟汉卿《魔合罗·第四折》:「须是杀他男儿,又带累他妻,呀!你畅好会使拖刀计。」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不提防这泼包娄,暗使拖刀计。」
辞典修订版一种武将制敌的方法。即诈败逃走,引诱敌人追来,乘其不备又砍杀过来,使敌人措手不及。《三国演义.第五三回》:「老将黄忠,名不虚传,斗一百合,全无破绽。来日必用拖刀计,背砍赢之。」也称为「拖刀背砍计」。比喻阴谋、圈套。元.孟汉卿《魔合罗.第四折》:「须是杀他男儿,又带累他妻,呀!你畅好会使拖刀计。」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不提防这泼包娄,暗使拖刀计。」
其他释义1.旧小说中指武将假装败走,将刀垂下,乘敌不备,而突然回头攻击之计。
1.洪金璋看出对方已经穷途末日,使出关公大刀的绝招,拖刀计!败中取胜,让对方以为他害怕了。
读音:tuō
[tuō]
(1)(动)拉着物体使挨着地面或另一物体的表面移动
(2)在身体后面耷拉着:~着辫子|~带。
(3)拖延:~拉|~欠。
读音:dāo
[dāo]
(1)(名)用来切、割、削、砍、铡、斩的工具:菜~。
(2)(名)刀形的东西:冰~。
(3)(量)纸张的计算单位;一百张叫一刀。
读音:jì
[]
(1)(动)计算:核~|共~|数以万~。
(2)(名)测量或计算度数、时间等的仪器:时~|体温~|晴雨~。
(3)(名)主意;策略;计划:~策|缓兵之~|眉头一皱;~上心来|百年大~。
(4)(动)做计划;打算:设~|为加强安全~;制定了工厂保卫条例。
(5)(Jì)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