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园
【拼音】:gū dú yuán
【注音】:ㄍㄨㄉㄨˊㄩㄢˊ
【结构】:孤(左右结构)独(左右结构)园(全包围结构)
【简体】:孤独园
【繁体】:孤獨園
词语解释古时收养无人赡养的老人和孤儿的机构。孤独园[gūdúyuán]⒈古时收养无人赡养的老人和孤儿的机构。
引证解释⒈古时收养无人赡养的老人和孤儿的机构。引《梁书·武帝纪下》:“又於京师置孤独园,孤幼有归,华髮不匱。若终年命,厚加料理。”
综合释义古时收养无人赡养的老人和孤儿的机构。《梁书·武帝纪下》:“又於京师置孤独园,孤幼有归,华髮不匱。若终年命,厚加料理。”孤独园[gūdúyuán]印度佛教圣地之一,是只树给孤独园的简称。相传释尊成道之后,憍萨国的长者给孤独,用大量黄金购得波斯匿王太子只陀在舍卫城南花园的地皮,建精舍,供释尊居住、说法的场所。因这座精舍的树木是只陀太子供养佛陀,故合二人名字命名。是佛教最早的两大精舍之一。也称为「只园」、「只园精舍」。梁武帝时,设置抚恤孤儿、老人的场所。《南史.卷七.梁武帝本纪下》:「二年春正月辛巳,祀南郊,诏置孤独园以恤孤幼。」
汉语大词典古时收养无人赡养的老人和孤儿的机构。《梁书·武帝纪下》:“又于京师置孤独园,孤幼有归,华发不匮。若终年命,厚加料理。”
国语辞典印度佛教圣地之一,是祇树给孤独园的简称。相传释尊成道之后,憍萨国的长者给孤独,用大量黄金购得波斯匿王太子祇陀在舍卫城南花园的地皮,建精舍,供释尊居住、说法的场所。因这座精舍的树木是祇陀太子供养佛陀,故合二人名字命名。是佛教最早的两大精舍之一。孤独园[gūdúyuán]⒈印度佛教圣地之一,是祇树给孤独园的简称。相传释尊成道之后,憍萨国的长者给孤独,用大量黄金购得波斯匿王太子祇陀在舍卫城南花园的地皮,建精舍,供释尊居住、说法的场所。因这座精舍的树木是祇陀太子供养佛陀,故合二人名字命名。是佛教最早的两大精舍之一。⒉梁武帝时,设置抚恤孤儿、老人的场所。引《南史·卷七·梁武帝本纪下》:「二年春正月辛巳,祀南郊,诏置孤独园以恤孤幼。」
辞典修订版印度佛教圣地之一,是只树给孤独园的简称。相传释尊成道之后,憍萨国的长者给孤独,用大量黄金购得波斯匿王太子只陀在舍卫城南花园的地皮,建精舍,供释尊居住、说法的场所。因这座精舍的树木是只陀太子供养佛陀,故合二人名字命名。是佛教最早的两大精舍之一。也称为「只园」、「只园精舍」。梁武帝时,设置抚恤孤儿、老人的场所。《南史.卷七.梁武帝本纪下》:「二年春正月辛巳,祀南郊,诏置孤独园以恤孤幼。」
其他释义1.古时收养无人赡养的老人和孤儿的机构。
1.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2.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3.菩提场中;二、普光明殿;三、忉利天宫;四、夜摩天;五、兜率天;六、他化自在天;七、给孤独园。
4.一时佛游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5.有一年夏天雨季,佛陀在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北郊的迦兰陀竹园安居,而尊者舍利弗则在憍萨罗国首都舍卫城南郊的祇树给孤独园安居。
6.有一次,尊者阿难随著佛陀到憍萨罗国首都舍卫城游化,住在城南郊外的只树给孤独园。
7.释迦牟尼佛住在祗树给孤独园的时候,有一位婆罗门,有个十四、五岁的女儿,生得端正、聪明,又有口才,在一国之中,可说无人可及。
8.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9.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www.chazidian.com/zj-129591/查字典造句网】
10.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www.chazidian.com查字典造句
读音:gū
[gū]
(1)(形)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的:~儿。
(2)(形)单独;孤单:~雁|~岛。
(3)(代)封建王侯的自称。
读音:dú
[dú]
(1)(形)单独、独自。
(2)(副)唯独;表示唯一:~有一人。
(3)(形)自私;容不得人:这人真~。
读音:yuán
[yuán]
(1)(名)(~子、~儿)种蔬菜、花果、树木的地方:花~|果~|~艺。
(2)(名)供人游览娱乐的地方:公~|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