厩律
【拼音】:jiù lǜ
网友释义厩律是指中国古代有关牲畜饲养、管理和使用的法律。在古代,牲畜既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又是重要的战争工具和祭祀用品,统治者对牲畜的饲养、管理和使用非常重视。所以制定了厩律。
汉语大词典有关牛马管理、税收的律令。西汉置,东汉废。三国魏时,其律散附于其他各律。晋以牧事之律合之,名《厩牧律》。南朝宋、齐、梁复名《厩律》。隋唐又以库事之律附之,名《厩库律》。参阅《晋书·刑法志》、《隋书·刑法志》及《唐律疏义·厩库》。
读音:jiù
[jiù]
(名)马棚、泛指牲口棚。
读音:lǜ
[lǜ]
(1)(名)法律;规则:定~|规~|纪~。
(2)(名)我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把乐音分为六律和六吕;合称十二律。
(3)(名)旧诗的一种体裁:五~|七~。
(4)(动)〈书〉约束:~己甚严。
(5)(Lǜ)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