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独立
【拼音】:sī fǎ
词语解释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不受其他任何机关或个人的干涉。以审判独立为核心。我国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⒈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不受其他任何机关或个人的干涉。以审判独立为核心。我国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网友释义司法独立(JudicialIndependence;theIndependenceoftheJudiciary),是由西方权力分立学说衍生出来的一种制度安排,包括机构独立、权力独立、预算独立、法官独立等层次。在不同国家和政体中,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1.将这种犯了时代错误的结论重又当成研究传统法律和司法的当然前提,那是对传统的双重不公,以致于妨碍学术研究尚属事小,更重要的是让那些现在真正阻碍司法独立和专业司法的因素躲在一边逍遥法外,使现代社会需要的以司法独立和专业司法为核心内容的新司法制度建设更加艰难。
2.但是陪审制度有其存在的基本价值,它可以在司法独立和司法民主之间确定正常司法的位置,实现一种混合的正义。
3.清末司法独立思想的端倪,其出现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4.笔者着重从司法独立、心证公开、法官素质等三个方面进行讨论,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个人的看法和整改意见。
5.本文通过对司法独立原则的理解,结合我国国情的相关法律法规、案例,分析这一原则的合理性和缺陷性,并提出自己的意见,以作引玉之砖!
6.司法独立以外是一副正直、清廉的官员形象,以及人们对诚实无私的法官的期待。
7.司法独立,新闻自由正是我们夜以继日、孜孜不倦所追求的目标。
8.人物周刊:在北大和学生交流时,您的报告里着重谈了司法独立问题。
9.司法独立的理论基础,一是权力分立与制衡原理,二是主权在民的原理与原则。
10.司法独立的理论源于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就其本质而言是指法院、法官行使审判权的独立。
读音:sī
[sī]
(1)主管。
(2)(动)主持、操作。
(3)(名)一级机关内一部门。
(4)姓。
读音:fǎ
[fǎ]
(1)(名)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强制遵守的法律、指令、条例等行为规则的总称:宪~。
(2)(名)方法、方式:写~。
(3)(名)标准样子;可以模仿的:取~。
(4)(名)佛教的教义;也泛指佛教和道教的:~术。
(5)姓。
(6)(动)效法:~后王。
读音:dú
[]
(1)(形)单独、独自。
(2)(副)唯独;表示唯一:~有一人。
(3)(形)自私;容不得人:这人真~。
读音:lì
[]
(1)(动)使竖立;使物体的上端向上。
(2)(形)直立的。
(3)(动)建立;制定。
(4)(动)指君主即位。
(5)(动)存在;生存。
(6)(副)立刻。
(7)(Lì)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