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较锱铢
【拼音】:jì jiào zī zhū
【注音】:ㄐ一ˋㄐ一ㄠˋㄗㄓㄨ
【词性】:成语。
【简体】:计较锱铢
【繁体】:計較錙銖
词语解释指为争取财利而斤斤较量,连极微小的数量也不放过。计较锱铢[jìjiàozīzhū]⒈谓为争取财利而斤斤较量,连极微小的数量也不放过。
引证解释⒈谓为争取财利而斤斤较量,连极微小的数量也不放过。引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近世嫁娶,遂有卖女纳财,买妇输绢,比量父祖,计较錙銖,责多还少,市井无异。”清郏谈《卖花船》诗:“游船妓馆尤得利,略无计较錙銖意。”⒈谓为争取财利而斤斤较量,连极微小的数量也不放过。引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近世嫁娶,遂有卖女纳财,买妇输绢,比量父祖,计较錙銖,责多还少,市井无异。”清郏谈《卖花船》诗:“游船妓馆尤得利,略无计较錙銖意。”成语解释计较锱铢
成语词典版01.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近世嫁娶,遂有卖女纳财,买妇输绢,比量父祖,计较锱铢,责多还少,市井无异。」(源)02.清.郏谈〈卖花船〉诗:「游船妓馆尤得利,略无计较锱铢意。」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近世嫁娶,遂有卖女纳财,买妇输绢,比量父祖,计较锱铢,责多还少,市井无异。”
近义词 斤斤计较
1.皇太后殿下和皇帝陛下只当以恩意相厚,不能计较锱铢之是非。
2.随着信息传播的便捷,国人渐渐熟悉发达国家在公款开支问题上的斤斤计较锱铢必较。查字典造句www.chazidian.com/zj-231995/
3.随着信息传播的便捷,国人渐渐熟悉发达国家在公款开支问题上的斤斤计较锱铢必较。[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造句]
读音:jì
[jì]
(1)(动)计算:核~|共~|数以万~。
(2)(名)测量或计算度数、时间等的仪器:时~|体温~|晴雨~。
(3)(名)主意;策略;计划:~策|缓兵之~|眉头一皱;~上心来|百年大~。
(4)(动)做计划;打算:设~|为加强安全~;制定了工厂保卫条例。
(5)(Jì)姓。
读音:jiào
[jiào]
(1)(介)比较:~量|~一~劲儿|工作~前更为努力|用~少的钱;办~多的事。
(2)〈书〉计较。
(3)〈书〉明显:彰明~著|二者~然不同。
读音:zī
[zī]
(量)古代重量单位;一两的四分之一:~株(指极少的钱或极小的事)。
读音:zhū
[zhū]
(量)古代重量单位二十四铢等于旧制一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