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举云飞
【拼音】:fēng jǔ yún fēi
【注音】:ㄈㄥㄐㄨˇㄩㄣˊㄈㄟ
【词性】:成语。
【繁体】:風舉雲飛
词语解释凭借风云飞腾而上。比喻飞黄腾达。
基础解释见/'风举云摇/',凭借风云飞腾而上。
引证解释⒈见“风举云摇”。
汉语大词典见“风举云摇”。《汉语大词典》:风举云摇 拼音:fēngjǔyúnyáo1.凭借风云飞腾而上。汉班固《西都赋》:“遂乃风举云摇,浮游溥览。”唐王勃《九成宫颂》:“风举云摇,历神都而一憩。”亦作“风举云飞”。《宋史·乐志七》:“神驾来思,风举云飞。”2.比喻飞黄腾达。唐宋之问《桂州三月三日》诗:“赐金分帛奉恩辉,风举云摇入紫微。”
出处《宋史·乐志七》:“神驾来思,风举云飞。”
反义词 风举云摇
读音:fēng
[fēng]
1.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
2.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
3.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4. 消息,传闻:风传(
)(传闻)。闻风而动。5.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
6. 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
7. 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
8. 姓。
读音:jǔ
[jǔ]
(1)(动)往上托;往上伸:~重|~手|高~着红旗。
(2)(动)举动:义~|壮~|一~一动|一~两得。
(3)(动)兴起:义~|~兵|~火。
(4)(动)〈书〉生(孩子):~一男。
(5)(动)推选;选举:推~代表|公~他做学习组长。
(6)(名)举人的简称:中~|武~。
(7)(动)提出:~例。
(8)(副)〈书〉全:~座(所有在座的人)|~国欢腾|~世闻名。
读音:yún
[yún]
(1)(动)说:人~亦~。
(2)古汉语助词:岁~暮矣。
(3)(名)云彩。
(4)(名)指云南。
(5)(Yún)姓。
读音:fēi
[fēi]
(1)鸟飞。
(2)(形)物体在空中飘荡或行驶:雪花纷~。
(3)(形)快;像飞一样:~驶。
(4)(动)挥发:酒~味了。
(5)(形)意外的:流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