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宪大夫
【拼音】:zhōng xiàn dài fū
【注音】:ㄓㄨㄥㄒ一ㄢˋㄉㄞˋㄈㄨ
【繁体】:中憲大夫
词语解释金代为吏部文官正五品的封阶,明·清则为文职正四品封阶。中宪大夫[zhōngxiàndàifū]⒈金代为吏部文官正五品的封阶,明·清则为文职正四品封阶。
引证解释⒈金代为吏部文官正五品的封阶,明清则为文职正四品封阶。引《儒林外史》第二六回:“赐进士出身、中宪大夫、福建汀漳道老友向鼎顿首拜题。”清曾国藩《翰林院侍读学士丁君墓志铭》:“曾祖某、祖某、父某,皆赠中宪大夫。”
网络解释中宪大夫【中宪大夫】文官名。【宋、金、辽官阶】金始置,正五品中,元升正四品,宋、金、辽皆实施。明为正四品升授之阶,清正四品。
汉语大词典金代为吏部文官正五品的封阶,明清则为文职正四品封阶。《儒林外史》第二六回:“赐进士出身、中宪大夫、福建汀漳道老友向鼎顿首拜题。”清曾国藩《翰林院侍读学士丁君墓志铭》:“曾祖某、祖某、父某,皆赠中宪大夫。”
其他释义1.金代为吏部文官正五品的封阶,明清则为文职正四品封阶。
1.他的建议得到王玑的支持,后来就成为王门讲学的惯例《王龙溪先生全集》卷二十《绪山钱君行状》及《中宪大夫都察院佥都御史在庵王公墓表》。
读音:zhōng,zhòng
[zhōng]
[ zhōng ]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中心。当(dàng)中。中原。中华。
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中。房中。中饱。
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中辍(中途停止进行)。中等。中流砥柱。
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中。
5. 特指“中国”:中式。中文。
6. 适于,合于:中看。
[ zhòng ]1. 恰好合上:中选。中奖。中意(会意,满意)。
2. 受到,遭受:中毒。中计。
3. 科举考试被录取:中举。中状元。
读音:xiàn
[xiàn]
(1)(名)〈书〉法令:~令。
(2)(名)宪法:~章。
读音:dà,dài
[dài]
[ dà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比如: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6.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7. 时间更远:大前年。
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 dài ]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
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 tài ]1. 古通“太”。
2. 古通“泰”。
读音:fū,fú
[fū]
[ fū ]1. 旧时称成年男子:渔夫。农夫。万夫不当之勇。
2. 旧时称服劳役的人:夫役。拉夫。
3. 〔夫子〕a.旧时对学者的称呼;b.旧时称老师;c.旧时妻称夫;d.称读古书而思想陈腐的人。
4. 与妻结成配偶者:丈夫。夫妇。
[ fú ]1. 文言发语词:夫天地者。
2. 文言助词:逝者如斯夫。
3. 文言指示代词,相当于“这”或“那”:夫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