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水之欢
【拼音】:yú shuǐ zhī huān
【简体】:鱼水之欢
【繁体】:魚水之歡
词语解释《西厢记》鱼水之欢(yúshuǐzhīhuān)取鱼与水的亲密情节之意,比喻男女亲密和谐的情感或性生活。近义词鱼水相欢、胶漆相投。出自元朝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小生到得卧房内,和姐姐解带脱衣,颠鸾倒凤,同谐鱼水之欢,共效于飞之愿。”
基础解释比喻男女亲密和谐的情感或性生活。
网友释义鱼水之欢(yúshuǐzhīhuān)取鱼与水的亲密情节之意,比喻男女亲密和谐的情感或性生活。近义词鱼水相欢、胶漆相投。出自元朝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小生到得卧房内,和姐姐解带脱衣,颠鸾倒凤,同谐鱼水之欢,共效于飞之愿。”
辞典修订版比喻夫妇好合,和乐融融。
辞典简编版如鱼得水的欢乐。比喻夫妇好合,和乐融融。 【造句】夫妻若无法共享鱼水之欢,当求医诊治,看是心理或生理上的问题。
出处《西厢记》
1.花好月圆今夜好,洞房花烛度良宵;小弟一条短信到,送来祝福共三条:一祝:鱼水之欢乐陶陶,赛似神仙任逍遥;二祝:早生贵子享福早,光宗耀祖把喜报;三祝:夫妻恩爱似蜜糕,相伴终生直到老。
2.在客栈住了一夜,赵云和貂蝉又红光满面地赶路了,鱼水之欢自不必说。
3.几个月后,这个贵族决定回到森林,希望再次和睡美人的身体来个鱼水之欢,令他吃惊的是睡美人醒了。
4.但琅起卒伍,于赐姓有鱼水之欢,中间微嫌,酿成大戾,琅于赐姓,剪为雠敌,情犹臣主。
5.歌战天被送出了白府后,就驾驭遁光,一路向着龙山城外激射而去,跟白傲月鱼水之欢后,丹田内多出了一团陌生的阴柔之气。
6.一夜的鱼水之欢后,齐天袒胸露腹,一丝不挂的躺在床上,裤裆间的邪恶高高撑起,梨雨带花。
7.爱德华:“不,你告诉我你干了什么!你是如何和他尽情享受鱼水之欢,又是如何几次三番的欺骗我。”。
8.皇兄还对我夫君说,“如果你能让公主尽享鱼水之欢,我就赐你这把王者之剑。”这他才来了劲儿。
9.花好月圆今夜好,洞房花烛度良宵;小弟一条短信到,送来祝福共三条:一祝:鱼水之欢乐陶陶,赛似神仙任逍遥;二祝:早生贵子享福早,光宗耀祖把喜报;三祝:夫妻恩爱似蜜糕,相伴终。
10.贵族向睡美人承认他曾经强奸过她,然后他们在荒野中再次发生了真正的鱼水之欢。
读音:yú
[yú]
(1)(名)生活在水中的脊椎动物:~白|~鳔|~叉|~池|~翅|~虫|~唇|~刺|~冻儿|~肚|~饵|~粉|~缸|~狗|~鼓|~花|~胶|~具|~口|~类|~鳞。
(2)(Yú)姓。
读音:shuǐ
[shuǐ]
(1)(名)水。
(2)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而成的;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无色、无臭、无味的液体。
(3)河流:汉~。
(4)指江、河、湖、海、洋:~上人家。
(5)(~儿)稀的汁:药~。
(6)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外~。
(7)指洗的次数:这衣裳洗几~也不变色。
(8)姓。
读音:zhī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huān
[huān]
(1)(形)快乐;高兴:~度|~呼|~庆。
(2)(形)〈方〉起劲;活跃:撒~|雨下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