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食肤受
【拼音】:ěr shí fū shòu
词语解释不经深入考察,道听途说。
基础解释不经深入考察,道听途说,出自《论语》。
综合释义耳食肤受”的典故出自《论语》。【耳食之谈】,【肤受之愬】指谗言。耳食,只听到传闻不加审查就信以为真。肤受,谓浮泛不实,或谓利害切身。说的是不经深入考察,道听途说,理解事物虚浮而泛泛,不切实际。《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读音:ěr
[ěr]
(1)(名)人和某些动物的听觉器官:~朵。
(2)(名)形状像耳朵的东西:木~。
(3)(形)位置在两旁的:~房。
(4)文言助词;罢了:技止此~。
读音:shí,sì
[shí]
[ shí ]1. 吃:食肉。食欲。
2. 吃的东西:食品。粮食。零食。丰衣足食。
3. 俸禄:“君子谋道不谋食”。
4. 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日食。月食。
[ sì ]1. 拿东西给人吃:食母(乳母)。
读音:fū
[fū]
(名)皮肤:切~之痛。
读音:shòu
[shòu]
(1)(动)接受。
(2)(动)遭受:~灾。
(3)(动)忍受;禁受:~不了。
(4)(动)〈方〉适合:~吃(吃着有味)|~听(听着入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