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书币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书币

书币

【拼音】:shū bì

【注音】:ㄕㄨㄅ一ˋ

【结构】:书(独体结构)币(上下结构)

【繁体】:書幣

解释

词语解释书写礼单。泛指修好通聘问的书札礼单和礼品。书币[shūbì]⒈书写礼单。泛指修好通聘问的书札礼单和礼品。

基础解释1.书写礼单。2.泛指修好通聘问的书札礼单和礼品。3.网络用语。

引证解释⒈书写礼单。引《仪礼·聘礼》:“宰书币……史读书展币。”郑玄注:“书聘,所用币多少也。”⒉泛指修好通聘问的书札礼单和礼品。引《战国策·赵策四》:“秦王使使者报曰:‘吾所使赵国者,小大皆听吾言,则受书币。若不从吾言,则使者归矣。’”《文选·袁淑<效曹子建乐府“白马篇”>》:“五侯竞书币,羣公亟为言。”李善注:“古人相遗币,必书之於刺,故曰书币。”宋曾巩《本朝政要策·契丹》:“虏既屈服,於是叩关请吏,修书币之使。”

网络解释书币书币的意思是书写礼单,出自《仪礼·聘礼》

综合释义书写礼单。《仪礼·聘礼》:“宰书币……史读书展币。”郑玄注:“书聘,所用币多少也。”泛指修好通聘问的书札礼单和礼品。《战国策·赵策四》:“秦王使使者报曰:‘吾所使赵国者,小大皆听吾言,则受书币。若不从吾言,则使者归矣。’”《文选·袁淑<效曹子建乐府“白马篇”>》:“五侯竞书币,羣公亟为言。”李善注:“古人相遗币,必书之於刺,故曰书币。”宋曾巩《本朝政要策·契丹》:“虏既屈服,於是叩关请吏,修书币之使。”

汉语大词典(1).书写礼单。《仪礼·聘礼》:“宰书币……史读书展币。”郑玄注:“书聘,所用币多少也。”(2).泛指修好通聘问的书札礼单和礼品。《战国策·赵策四》:“秦王使使者报曰:‘吾所使赵国者,小大皆听吾言,则受书币。若不从吾言,则使者归矣。’”《文选·袁淑〈效曹子建乐府“白马篇”〉》:“五侯竞书币,群公亟为言。”李善注:“古人相遗币,必书之于刺,故曰书币。”宋曾巩《本朝政要策·契丹》:“虏既屈服,于是叩关请吏,修书币之使。”

其他释义1.书写礼单。2.泛指修好通聘问的书札礼单和礼品。

字义分解

读音:shū

[shū]

(1)(动)写字;记录;书写:大。振笔直

(2)(名)字体:隶~。

(3)(名)装订成册的著作:一本~。

(4)(名)书信:家~。

(5)(名)文件:说明~。

读音:bì

[bì]

(名)货币:硬~|银~|纸~|人民~。

书币相关成语

书币相关词语

关于书币的诗词更多 >>

上一个:庆币

下一个:委币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