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社
【拼音】:hù zhù shè
【注音】:ㄏㄨˋㄓㄨˋㄕㄜˋ
【结构】:互(独体结构)助(左右结构)社(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即互助组。互助社[hùzhùshè]⒈即互助组。
引证解释⒈即互助组。详“互助组”。引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二:“那时,在江西是劳动互助社和耕田队,在陕北是变工队,在华北、华东和东北各地是互助组。”
网络解释互助社互助社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曾出现过的初级合作金融组织。这是中国华洋义赈救灾总会20年代在河北倡导合作社时,曾有过这类合作社的初级形式。1930年江淮流域洪水成灾,当时的水利救灾委员会规定,灾民须组织互助社始能向该会承借贷款。
综合释义即互助组。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二:“那时,在江西是劳动互助社和耕田队,在陕北是变工队,在华北、华东和东北各地是互助组。”详“互助组”。
其他释义1.即互助组。
1.互助社的传统调解作用在于促进工人阶层力行节俭,进而向其提供低成本住房贷款。
2.互助社继续履行重要社会职能,常常担任当地社区团体的董事会,并定期举办大规模的地区性慈善捐助活动。
3.劳动互助社和耕田队,是当时革命根据地的农民在个体经济的基础上,为调剂劳动力以便进行生产而建立起来的劳动互助组织。
4.储蓄互助社放款总额不得超过该社自有资金总额。
5.大部分的治疗方案是模仿”匿名戒酒互助社“的方式,但是他们提倡一种称为”性节制“的方法,而不主张一次戒除的方式。
6.以这一天来提升储蓄互助社的知名度,并鼓励社员参与活动的机会。
7.第三条农村资金互助社实行社员民主管理,以服务社员为宗旨,谋求社员共同利益。
8.大规模的转型之下,分化出两个阵营:转型公司和剩余的互助社。
9.当天,浙江省温州市首家“农民银行”瑞安市马屿镇汇民农村资金互助社开业。
10.直到参加了“匿名爱与性瘾互助社”的12进阶学习,他才意识到,自己不是唯一的性瘾患者。
读音:hù
[hù]
(副)互相;彼此:~相|~惠~利|~不侵犯|~生|~结秦晋|~通有无|~助组|~感系数。
读音:zhù,chú
[zhù]
[ zhù ]1. 帮助协同,辅佐:辅助。帮助。助手。助人为乐。助桀为虐。拔苗助长(zhǎng )。爱莫能助。
2. 相传为殷代的租赋制度。
[ chú ]1. 古同“锄”,除去。
读音:shè
[shè]
(1)(名)共同工作或生活的一种集体组织:报~|合作~。
(2)(名)古代把土神和祭土神的地方、日子和祭礼都叫社:春~|~日|~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