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之土
【拼音】:tiān fǔ zhī tǔ
【注音】:ㄊ一ㄢㄈㄨˇㄓㄊㄨˇ
【词性】:成语。
词语解释天府:天然的仓库。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区⒈天府:天生的仓库;土:土地,地区。原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区。后专指四川。成语解释天府之土
基础解释原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区,后专指四川。
综合释义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区。《战国策·秦策一》:“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
出处《三国志·诸葛亮传》:“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其他释义天府:天生的仓库;土:土地,地区。原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区。后专指四川。
近义词 天府之国
1.益州乃天府之土,汉高祖则是凭借此地利建立后方据地迅速发展起来,在楚汉之争中击败了西楚霸王,然后建立了大汉王朝。
2.巴蜀二国,其民遁逃,天府之土始入中原版图。
3.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4.不远的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轩辕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5.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祖龙因之以成帝业。
6.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7.聪明,天府之土高祖因之已成帝业。
8.巴蜀二国,其民遁逃,天府之土始入中原版图。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zj-159740/
9.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造句天府之土造句
读音:tiān
[tiān]
(1)(名)头顶。
(2)(名)天空:~边。
(3)(名)顶部的;凌空架设的:~窗。
(4)(名)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
(5)(名)一天的某一段时间:天不早啦。
(6)(名)季节:春~|三伏~。
(7)(名)天气:阴~。
(8)(名)天然的;天生的:~资|~才。
(9)(名)自然界:~灾。迷信的人指自然界的主宰者;造物者:~意。迷信的人指神佛仙人所住的地方:~堂|归~。
读音:fǔ
[fǔ]
(1)(名)旧时称官吏办理公事的地方;现在称国家政权机关:官~|政~。
(2)(名)旧时官府收藏文书、财物的地方:~库。
(3)(名)旧时称大官、贵族的住宅;现在也称某些国家元首办公或居住的地方:王~|元首~|总统~。
(4)敬辞;尊称对方的家:贵~。
(5)唐朝至清朝的行政区划;比县高一级:开封~|济南~。
(6)(Fǔ)姓。〈古〉又同“腑”。
读音:zhī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tǔ
[tǔ]
(1)(名)泥土;土壤
(2)(名)土地。
(3)(副)本地的;地方的:~特产|~俗。
(4)(名)指我国民间沿用的生产技术和有关的设备、产品、人员等:~方|~招儿。
(5)(形)不合潮流;不开通:~气。
(6)(名)未熬制的鸦片:烟~。
(7)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