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戒石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戒石

戒石

【拼音】:jiè shí

【注音】:ㄐ一ㄝˋㄕˊ

【结构】:戒(半包围结构)石(半包围结构)

【简体】:戒石

【繁体】:戒石

解释

词语解释宋代以来立于地方官署中刻有警戒官吏铭文的石碑。戒石[jièshí]⒈宋代以来立于地方官署中刻有警戒官吏铭文的石碑。

引证解释⒈宋代以来立于地方官署中刻有警戒官吏铭文的石碑。引宋梅尧臣《矮石榴树子赋》:“有矮石榴,高倍尺,中讼庭,丽戒石。”明田艺蘅《留青日札·戒石》:“我朝立石于府州县甬道中,作亭覆之,名曰戒石。鎸二大字于其前,其阴刻‘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十六字。”清孙枝蔚《徐州独无戒石不知废自何时》诗:“州县立戒石,其来盖已久。”清朱象贤《闻见偶录》:“今凡府、州、县衙署,於大堂之前正中俱立一石,南向刻‘公生明’三字,北向刻‘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十六字。官每升堂,即对此石也。予考旧典,此名戒石。所刻之十六字,乃宋太宗赐郡国以戒官吏,立石堂前,欲令时时在目,不敢忽忘之意。先是后蜀孟昶譔戒官僚二十四句,至宋太宗表出四句,元明以至国朝,未有更易。”

网络解释戒石戒石,其阴刻‘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十六字。”清孙枝蔚《徐州独无戒石不知废自何时》诗:“州县立戒石,其来盖已久。”。

综合释义宋代以来立于地方官署中刻有警戒官吏铭文的石碑。宋梅尧臣《矮石榴树子赋》:“有矮石榴,高倍尺,中讼庭,丽戒石。”明田艺蘅《留青日札·戒石》:“我朝立石于府州县甬道中,作亭覆之,名曰戒石。鎸二大字于其前,其阴刻‘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十六字。”清孙枝蔚《徐州独无戒石不知废自何时》诗:“州县立戒石,其来盖已久。”清朱象贤《闻见偶录》:“今凡府、州、县衙署,於大堂之前正中俱立一石,南向刻‘公生明’三字,北向刻‘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十六字。官每升堂,即对此石也。予考旧典,此名戒石。所刻之十六字,乃宋太宗赐郡国以戒官吏,立石堂前,欲令时时在目,不敢忽忘之意。先是后蜀孟昶譔戒官僚二十四句,至宋太宗表出四句,元明以至国朝,未有更易。”戒石[jièshí]宋代以来立于州郡官署中,鑴刻戒勉官吏铭文的石碑。《水浒传.第六二回》:「你不见正厅戒石上刻着『下民易虐,上苍难欺』?」

网友释义杨延寿(1928~)侨领。共和镇大凹村人。生于广州。

汉语大词典宋代以来立于地方官署中刻有警戒官吏铭文的石碑。宋梅尧臣《矮石榴树子赋》:“有矮石榴,高倍尺,中讼庭,丽戒石。”明田艺蘅《留青日札·戒石》:“我朝立石于府州县甬道中,作亭覆之,名曰戒石。镌二大字于其前,其阴刻‘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十六字。”清孙枝蔚《徐州独无戒石不知废自何时》诗:“州县立戒石,其来盖已久。”清朱象贤《闻见偶录》:“今凡府、州、县衙署,于大堂之前正中俱立一石,南向刻‘公生明’三字,北向刻‘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十六字。官每升堂,即对此石也。予考旧典,此名戒石。所刻之十六字,乃宋太宗赐郡国以戒官吏,立石堂前,欲令时时在目,不敢忽忘之意。先是后蜀孟昶撰戒官僚二十四句,至宋太宗表出四句,元明以至国朝,未有更易。”

国语辞典宋代以来立于州郡官署中,?刻戒勉官吏铭文的石碑。戒石[jièshí]⒈宋代以来立于州郡官署中,?刻戒勉官吏铭文的石碑。引《水浒传·第六二回》:「你不见正厅戒石上刻著『下民易虐,上苍难欺』?」

辞典修订版宋代以来立于州郡官署中,鑴刻戒勉官吏铭文的石碑。《水浒传.第六二回》:「你不见正厅戒石上刻着『下民易虐,上苍难欺』?」

其他释义1.宋代以来立于地方官署中刻有警戒官吏铭文的石碑。

戒石造句更多 >>

1.知州大人没有在正厅接见他,而是让人带他到正厅之南的花园内戒石铭亭,路过的甬道石碑上刻着“尔俸尔禄,民膏民脂。

2.因此,戒石铭不仅是古代“肃正纲纪”。

3.走进大门就是“戒石铭”碑,这是县衙内唯一一座碑式官箴。 

4.典型的“教育感化”如宋太宗,在京师立一“戒石铭”,上刻“尔俸尔禄,民脂民膏,小民可谑,上天难欺”。

5.庭审中,林怡君以宋太祖的戒石铭“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十六字箴言,讽刺阿扁的贪得无厌,要其要有公仆的良心。

6.有一次,我和老马谈起关于反对官员腐败问题,说到古代官衙立有“戒石铭”,提醒官员要廉洁为官,认真为百姓做事,不可欺压百姓。

7.“戒石铭”体现了拳拳之心,古代皇帝能够借用它,说明其现实意义之大,为官者要关心人民,与民讲感情。

8.罗平烺的《爱民十戒书》与朱元璋的《戒石铭》,可谓异工而同曲。

9.州县老爷坐堂时,举目可见,称之为戒石碑,又叫戒石箴。

10.明清时期的州县衙门内,都树立着一方告戒官员不得贪污的“戒石铭”,其文为“尔俸尔禄,民膏民脂。

字义分解

读音:jiè

[jiè]

(1)(动)防备;警惕:~心|~备|~骄~躁。

(2)同“”。

(3)(动)戒除:~烟。

(4)(名)指禁止做的事情:酒~|杀~。

(5)(名)佛教戒律:受~。

(6)(名)戒指:钻~(镶钻石的戒指)。

读音:shí,dàn

[shí]

[ shí ]

1.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石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2. 指石刻:金石。

3.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药石。药石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

4.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5. 姓。

[ dàn ]

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戒石相关成语

戒石相关词语

包含戒石的歇后语

上一个:戒装

下一个:戒书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