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居
【拼音】:yán jū
【注音】:一ㄢˊㄐㄨ
【结构】:岩(上下结构)居(半包围结构)
【繁体】:巖居
词语解释1.亦作'嵓居'。2.山居,多指隐居山中。
基础解释亦作/'嵓居/'。山居,多指隐居山中。
引证解释⒈亦作“嵓居”。山居,多指隐居山中。引《庄子·达生》:“鲁有单豹者,巖居而水饮,不与民共利。”唐权德舆《送商州杜中丞赴任》诗:“綺皓清风千古在,因君一为谢巖居。”宋范仲淹《赠方秀才》诗:“高尚继先君,嵓居与俗分。”清周亮工《赠胶西张用之》诗:“如此巖居应满志,自忘宿世占时名。”
网络解释岩居岩居拼音是yánjū,释义是亦作“嵓居”。
综合释义亦作“嵓居”。山居,多指隐居山中。《庄子·达生》:“鲁有单豹者,巖居而水饮,不与民共利。”唐权德舆《送商州杜中丞赴任》诗:“綺皓清风千古在,因君一为谢巖居。”宋范仲淹《赠方秀才》诗:“高尚继先君,嵓居与俗分。”清周亮工《赠胶西张用之》诗:“如此巖居应满志,自忘宿世占时名。”
汉语大词典亦作“嵓居”。山居,多指隐居山中。《庄子·达生》:“鲁有单豹者,岩居而水饮,不与民共利。”唐权德舆《送商州杜中丞赴任》诗:“绮皓清风千古在,因君一为谢岩居。”宋范仲淹《赠方秀才》诗:“高尚继先君,嵓居与俗分。”清周亮工《赠胶西张用之》诗:“如此岩居应满志,自忘宿世占时名。”
1.旧社会,有些知识分子很推崇那种岩居穴处、超然物外的隐逸生活。
2.然后明颁教令,使至今以后,有学仙、佛者,除其独身隐遁,岩居穴处,与木石居,无关王化外,其余四民家居,喜奉其教,读其书,茹素潜修者亦听。
3.还有人认为,悬棺葬与史前原始民族实行岩居有关,是人们洞处穴居生活的反映。
4.由于太穷,连媳妇都要合娶,这就是大巴山里岩居部落某家人的生存状况。
5.就像在岩居时期父母教我们如何引火和使用矛一样,我们富有的爸爸教我们如何用钱和头脑识自己变得更富有。
6.碧山学士焚银鱼,白马却走深岩居。
7.唯以道相授受,或岩居穴处,或寄律寺,未有住持之名。
8.(1962年)之冬予任教浙江美院,因来杭州,旧雨相逢,与抑非宗兄无日不过从也,暇日出佳纸,属予点染,遂写《岩居嘉会图》以报。
9.由于太穷,连媳妇都要合娶,这就是大巴山里岩居部落某家人的生存状况。(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260571/)
10.然后明颁教令,使至今以后,有学仙、佛者,除其独身隐遁,岩居穴处,与木石居,无关王化外,其余四民家居,喜奉其教,读其书,茹素潜修者亦听。(www.chazidian.com/zj-260571/查字典岩居造句)
读音:yán
[yán]
(1)(名)岩石:~层|~浆|~心|~盐。
(2)(名)岩石突起而成的山峰:七星~(在广西)。
读音:jū
[jū]
(1)(动)住:~民|分~。
(2)(名)住的地方;住所:迁~|鲁迅故~。
(3)(动)在(某种位置):~左|~首。
(4)(动)当;任:~功|以专家自~。
(5)(动)积蓄;存:~积|奇货可~。
(6)(动)停留;固定:变动不~|岁月不~。
(7)(名)用作某些商店的名称(多为饭馆):同和~|沙锅~。
(8)(Jū)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