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院
【拼音】:jiān yuàn
【注音】:ㄐ一ㄢㄩㄢˋ
【结构】:监(上下结构)院(左右结构)
【繁体】:監院
词语解释1.即监寺。2.书院的主持者。监院[jiānyuàn]⒈即监寺。⒉书院的主持者。
基础解释即监寺。书院的主持者。
引证解释⒈即监寺。参见“监寺”。引《古今小说·简帖僧巧骗皇甫妻》:“我这本师,却是墦臺寺里监院,手头有百十钱,剃度这厮做小师。”清汪琬《广福院藐庵谷禅师塔铭》:“一日忽示微疾,即豫尅化期,且諭监院某俾主院事。”《人民日报》1982.2.12:“在玉佛寺的客堂里,住持和监院介绍了玉佛寺的变化。”⒉书院的主持者。引《野叟曝言》第一三七回:“屡经劝导,并戒飭数次,坚行总称‘宁蹈东海而死不愿归儒’,主讲、监院实在没法,故请公相钧示。”⒊唐代监管盐业的官署。引《新唐书·食货志四》:“乾元元年,盐铁、铸钱使第五琦初变盐法,就山海井灶近利之地置监院,游民业盐者为亭户,免杂傜。”
网络解释监院是总领众僧道的职称,为一寺之监督。即负责协助方丈或监管理寺院之事务,有权指挥,一切行政事宜。古称监寺、院主、主首、寺主,后为特尊住持而改称此名,俗名当家。大寺可设几名监院。当家:为监院之俗称。
综合释义即监寺。《古今小说·简帖僧巧骗皇甫妻》:“我这本师,却是墦臺寺里监院,手头有百十钱,剃度这厮做小师。”清汪琬《广福院藐庵谷禅师塔铭》:“一日忽示微疾,即豫尅化期,且諭监院某俾主院事。”《人民日报》1982.2.12:“在玉佛寺的客堂里,住持和监院介绍了玉佛寺的变化。”参见“监寺”。书院的主持者。《野叟曝言》第一三七回:“屡经劝导,并戒飭数次,坚行总称‘宁蹈东海而死不愿归儒’,主讲、监院实在没法,故请公相钧示。”唐代监管盐业的官署。《新唐书·食货志四》:“乾元元年,盐铁、铸钱使第五琦初变盐法,就山海井灶近利之地置监院,游民业盐者为亭户,免杂傜。”
汉语大词典(1).即监寺。《古今小说·简帖僧巧骗皇甫妻》:“我这本师,却是墦台寺里监院,手头有百十钱,剃度这厮做小师。”清汪琬《广福院藐庵谷禅师塔铭》:“一日忽示微疾,即豫尅化期,且谕监院某俾主院事。”《人民日报》1982.2.12:“在玉佛寺的客堂里,住持和监院介绍了玉佛寺的变化。”参见“监寺”。(2).书院的主持者。《野叟曝言》第一三七回:“屡经劝导,并戒饬数次,坚行总称‘宁蹈东海而死不愿归儒’,主讲、监院实在没法,故请公相钧示。”唐代监管盐业的官署。《新唐书·食货志四》:“乾元元年,盐铁、铸钱使第五琦初变盐法,就山海井灶近利之地置监院,游民业盐者为亭户,免杂徭。”
1.不过,栖霞寺监院谛如说,这些不过都是舍利带来的附属利益。
2.河南开封大相国寺监院源杰法师告诉记者,玖玖理疗裤广告严重损害了大相国寺的声誉和威望,大相国寺从建寺至今,从未有过一位叫“空智”的高僧。
3.大相国寺的监院源杰法师告诉记者,玖玖理疗裤的广告严重损害了大相国寺的声誉和威望,大相国寺从建寺至今,从未有过一位叫做“空智”的高僧。
4.因为,倘若监院今天能将不弹劾变成弹劾,另日是否也能将弹劾变成不弹劾?
5.“监院”强调,苏嘉全的农舍未供农用,位高权重理应奉公守法,却执法知法而违法,有亏职守。
6.河南开封大相国寺监院源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根本就没有名叫空智的高僧,并且从其言谈举止、还有穿皮鞋的细节完全可以判断,所谓高僧是假僧人。
7.释智定其后成为定慧寺的住寺及监院,但与宝莲寺关系密切。
8.而如今在同一监察院中,从不弹劾演变成弹劾,当然易使社会公众对监院的运作机制发生质疑。
9.毕业后,他担任创古寺监院三年,亦为印度金刚智慧大学的工程总监,负责该项目的整体监察工作。
10.当时中坜农会因超贷爆发挤兑危机,据弹劾案文指出,金检单位早已察觉此事,警告县长刘邦友应确实督导与改善,但刘却放任事态扩大,因此遭“监院”弹劾。
读音:jiān,jiàn
[jiān]
[ jiān ]1. 督察:监察。监控。监测。监护。监考。监听。
2. 牢,狱:监狱。监押。监禁。坐监。
[ jiàn ]1. 古代官名或官府名:太监(宦官,阄人)。国子监。钦天监(掌管天文历法的官府)。监生(在国子监肄业者,亦可用钱捐得)。
2. 古同“鉴”,镜。
3. 古同“鉴”,借鉴,参考。
4. 姓。
读音:yuàn
[yuàn]
(1)(名)(~子;~儿)房屋前后围起来的空地:场~|当~儿。
(2)(名)某些机关和公共场所的名称:病~|产~|法~。
(3)(名)指学院:国务~|敬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