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游魂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游魂

游魂

【拼音】:yóu hún

【注音】:一ㄡˊㄏㄨㄣˊ

【结构】:游(左右结构)魂(左右结构)

【繁体】:遊魂

解释

词语解释游魂yóuhún。(1)游散的精气。(2)比喻旧势力苟延残喘。游魂[yóuhún]⒈游散的精气。英loiteringspirit;⒉比喻旧势力苟延残喘。英influenceofoldsurvivals;

基础解释意思是古代指浮游的精气。

引证解释⒈游散的精气。古代哲学家认为人或其它动物的生命是由精气凝聚而成的。精气游散,则趋于死亡。引语出《易·繫辞上》:“精气为物,游魂为变。”王弼注:“精气烟煴聚而成物,聚极则散,而游魂为变也”。唐包佶《近获风痹之疾题寄所怀》诗:“无医能却老,有变是游魂。”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太和》:“《易》曰:‘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游魂者,魂之散而游于虚也,为变,则还以生变化,明矣。”⒉游荡的鬼魂。引《隶释·汉郯令景君阙铭》:“被病丧身,归於幽冥。祖载之日,游魂象生。”晋陶潜《拟古》诗之四:“頽基无遗主,游魂在何方?”明陈汝元《金莲记·就逮》:“似啼乌更深乱悲,这游魂落落谁相问。”《人民文学》1978年第2期:“近年来,张胖子每次进梨园疗养所,就有些游魂似的人在暗中出入。”⒊犹言苟延残喘。亦比喻苟延残喘之生命。引《三国志·蜀志·先主传》:“会承机事不密,令操游魂,得遂长恶,残泯海内。”《北史·崔亮传》:“若乃敢游魂,此当易以立计,禽翦蚁徒,应在旦夕。”《花月痕》第五十回:“是以大局愈烂,这釜底游魂,因得多延岁月。”1.古代指浮游的精气。《易·繫辞上》:“精气为物,游魂为变。”韩康伯注:“游魂言其游散也。”孔颖达疏:“游魂为变者,物既积聚,极则分散,将散之时,浮游精魂,去离物形而为改变,则生变为死,成变为败,或未死之间变为异类也。”三国魏阮籍《达庄论》:“身者,阴阳之精气也……情者,游魂之变欲也。”南朝宋颜延之《重释何衡阳达性论》:“精灵草木,果已区别,游魂之答,亦精灵之説。若虽有无形,天下寧有无形之有?”⒋迷信谓离开人体浮散游荡的魂魄。引《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念君神识逐波涛,游魂散漫随荆棘。”《云笈七籤》卷五四:“令人游梦恠恶,谓之游魂,身无主矣。”⒌迷信谓游荡的鬼魂。引《后汉书·卢植传》:“宋后家属,并以无辜委骸横尸,不得收葬,疫癘之来,皆由於此。宜勑收拾,以安游魂。”唐刘商《同诸子哭张元易》诗:“游魂永永无归日,流水年年自向东。”清李调元《读岳忠武传》诗之二十:“孤臣尚有藏埋骨,五国游魂尽作灰。”⒍似鬼魂游动不定。比喻苟延残喘。引《后汉书·方术传·谢夷吾》:“﹝谢夷吾﹞白伦曰:‘窃以占候,知长当死。近三十日,远不过六十日,游魂假息,非刑所加,故不收之。’”南朝梁裴子野《喻虏檄文》:“朕爰初创业,思闲寧静,保大定功,未遑远略,而狡虏游魂,不式王命。”唐杜甫《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今日看天意,游魂贷尔曹。乞降那更得,尚诈莫徒劳。”⒎比喻飘泊不定,到处游荡的人。引《宋书·索虏传》:“残虐游魂,齐民涂炭,乃眷北顾,无忘弘拯。”

网络解释游魂(词语概念)游魂,汉语词汇。

释义1、古代指浮游的精气。2、.迷信谓离开人体浮散游荡的魂魄。3、.迷信谓游荡的鬼魂。4、似鬼魂游动不定。比喻苟延残喘。4、比喻飘泊不定,到处游荡的人。

综合释义意思是古代指浮游的精气。唐包佶《近获风痹之疾题寄所怀》诗:“无医能却老,有变是游魂。”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太和》:“《易》曰:‘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游魂者,魂之散而游于虚也,为变,则还以生变化,明矣。”游荡的鬼魂。《隶释·汉郯令景君阙铭》:“被病丧身,归於幽冥。祖载之日,游魂象生。”晋陶潜《拟古》诗之四:“頽基无遗主,游魂在何方?”明陈汝元《金莲记·就逮》:“似啼乌更深乱悲,这游魂落落谁相问。”《人民文学》1978年第2期:“近年来,张胖子每次进梨园疗养所,就有些游魂似的人在暗中出入。”犹言苟延残喘。亦比喻苟延残喘之生命。《三国志·蜀志·先主传》:“会承机事不密,令操游魂,得遂长恶,残泯海内。”《北史·崔亮传》:“若乃敢游魂,此当易以立计,禽翦蚁徒,应在旦夕。”《花月痕》第五十回:“是以大局愈烂,这釜底游魂,因得多延岁月。”古代指浮游的精气。《易·繫辞上》:“精气为物,游魂为变。”韩康伯注:“游魂言其游散也。”孔颖达疏:“游魂为变者,物既积聚,极则分散,将散之时,浮游精魂,去离物形而为改变,则生变为死,成变为败,或未死之间变为异类也。”三国魏阮籍《达庄论》:“身者,阴阳之精气也……情者,游魂之变欲也。”南朝宋颜延之《重释何衡阳达性论》:“精灵草木,果已区别,游魂之答,亦精灵之説。若虽有无形,天下寧有无形之有?”迷信谓离开人体浮散游荡的魂魄。《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念君神识逐波涛,游魂散漫随荆棘。”《云笈七籤》卷五四:“令人游梦恠恶,谓之游魂,身无主矣。”迷信谓游荡的鬼魂。《后汉书·卢植传》:“宋后家属,并以无辜委骸横尸,不得收葬,疫癘之来,皆由於此。宜勑收拾,以安游魂。”唐刘商《同诸子哭张元易》诗:“游魂永永无归日,流水年年自向东。”清李调元《读岳忠武传》诗之二十:“孤臣尚有藏埋骨,五国游魂尽作灰。”似鬼魂游动不定。比喻苟延残喘。《后汉书·方术传·谢夷吾》:“﹝谢夷吾﹞白伦曰:‘窃以占候,知长当死。近三十日,远不过六十日,游魂假息,非刑所加,故不收之。’”南朝梁裴子野《喻虏檄文》:“朕爰初创业,思闲寧静,保大定功,未遑远略,而狡虏游魂,不式王命。”唐杜甫《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今日看天意,游魂贷尔曹。乞降那更得,尚诈莫徒劳。”比喻飘泊不定,到处游荡的人。《宋书·索虏传》:“残虐游魂,齐民涂炭,乃眷北顾,无忘弘拯。”

汉语大词典(1).游散的精气。古代哲学家认为人或其它动物的生命是由精气凝聚而成的。精气游散,则趋于死亡。语出《易·系辞上》:“精气为物,游魂为变。”王弼注:“精气烟煴聚而成物,聚极则散,而游魂为变也”。唐包佶《近获风痹之疾题寄所怀》诗:“无医能却老,有变是游魂。”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太和》:“《易》曰:‘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游魂者,魂之散而游于虚也,为变,则还以生变化,明矣。”(2).游荡的鬼魂。《隶释·汉郯令景君阙铭》:“被病丧身,归于幽冥。祖载之日,游魂象生。”晋陶潜《拟古》诗之四:“颓基无遗主,游魂在何方?”明陈汝元《金莲记·就逮》:“似啼乌更深乱悲,这游魂落落谁相问。”《人民文学》1978年第2期:“近年来,张胖子每次进梨园疗养所,就有些游魂似的人在暗中出入。”(3).犹言苟延残喘。亦比喻苟延残喘之生命。《三国志·蜀志·先主传》:“会承机事不密,令操游魂,得遂长恶,残泯海内。”《北史·崔亮传》:“若乃敢游魂,此当易以立计,禽剪蚁徒,应在旦夕。”《花月痕》第五十回:“是以大局愈烂,这釜底游魂,因得多延岁月。”(1).古代指浮游的精气。《易·系辞上》:“精气为物,游魂为变。”韩康伯注:“游魂言其游散也。”孔颖达疏:“游魂为变者,物既积聚,极则分散,将散之时,浮游精魂,去离物形而为改变,则生变为死,成变为败,或未死之间变为异类也。”三国魏阮籍《达庄论》:“身者,阴阳之精气也……情者,游魂之变欲也。”南朝宋颜延之《重释何衡阳达性论》:“精灵草木,果已区别,游魂之答,亦精灵之说。若虽有无形,天下宁有无形之有?”(2).迷信谓离开人体浮散游荡的魂魄。《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念君神识逐波涛,游魂散漫随荆棘。”《云笈七签》卷五四:“令人游梦怪恶,谓之游魂,身无主矣。”(3).迷信谓游荡的鬼魂。《后汉书·卢植传》:“宋后家属,并以无辜委骸横尸,不得收葬,疫疠之来,皆由于此。宜敕收拾,以安游魂。”唐刘商《同诸子哭张元易》诗:“游魂永永无归日,流水年年自向东。”清李调元《读岳忠武传》诗之二十:“孤臣尚有藏埋骨,五国游魂尽作灰。”(4).似鬼魂游动不定。比喻苟延残喘。《后汉书·方术传·谢夷吾》:“﹝谢夷吾﹞白伦曰:‘窃以占候,知长当死。近三十日,远不过六十日,游魂假息,非刑所加,故不收之。’”南朝梁裴子野《喻虏檄文》:“朕爰初创业,思闲宁静,保大定功,未遑远略,而狡虏游魂,不式王命。”唐杜甫《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今日看天意,游魂贷尔曹。乞降那更得,尚诈莫徒劳。”(5).比喻飘泊不定,到处游荡的人。《宋书·索虏传》:“残虐游魂,齐民涂炭,乃眷北顾,无忘弘拯。”

国语辞典飘荡无定所的灵魂。游魂[yóuhún]⒈飘荡无定所的灵魂。引《易经·系辞上》:「精气为物,游魂为变。」⒉比喻游动不定。引《宋书·卷八六·刘勔传》:「虏围逼汝阴,游魂二岁,为张景远所挫,不敢渡淮。」

其他释义1.游散的精气。古代哲学家认为人或其它动物的生命是由精气凝聚而成的。精气游散,则趋于死亡。语出《易.系辞上》:'精气为物,游魂为变。'王弼注:'精气烟煴聚而成物,聚极则散,而游魂为变也'。2.游荡的鬼魂。3.犹言苟延残喘。亦比喻苟延残喘之生命。

游魂造句更多 >>

1.这样,我们部队算是找到了一个落脚的地方,可以摊起铺来睡觉了,不像潮汕失败下来那样如釜底游魂,东走西走。

2.要知道这么多年以来,他自己也被那些正道人士一口一声的叫着小魔头,而这个被封禁的游魂,或许还是一个大魔头呢,又或许他有解去我身上魔气的办法呢。

3.一边走着,夜游魂一边在脑海中思考。

4.江南虽是故乡,莼羹鲈脍,牵惹游魂,但哪里回得去啊!只好逗留京都,苟延残喘罢了。

5.神游时因其肉身误为徒弟火化,游魂无所依归,乃附一饿死者的尸身而起。

6.夫以宇宙之寥廓,群生之纷纭,阴阳之煦蒸,万殊之区分,精气浑淆,自相濆薄,游魂灵怪,触象而构,流形于山川,丽状于木石者,恶可胜言乎。

7.除此之外,那铅制水管的滴答和水喉的呻吟声,仿佛与楼梯断断续续的咯吱响一脉相承的午夜“游魂曲”,都让人无法忘怀。

8.他像个丧胆游魂,跟着队伍懵懵懂懂走出营帐,眼光偶然落到了一个黑暗牧师的腰际。

9.杜甫《哀江头》有“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之句,“血污”二字暗示非缢死于马嵬驿,因为缢死是不会有血的。

10.此时武松心中明白,台上那只戴金冠的老虎就是在景阳岗被打死的那只,如今它的游魂在这里聚众害人。

字义分解

读音:yóu

[yóu]

(1)(动)人或动物在水里行动

(2)(动)从容地行走;闲逛:~逛|~街|~览|~乐|~历|~憩|~玩|~兴。

(3)(动)〈书〉交游;来往。

(4)(动)不固定的;经常移动的:~牧|~民|~击|~好|~刃有余|~手好闲|浮~|浪~|远~|云~。

(5)(形)江河的一段:上~|中~|下~。

(6)(Yóu)姓。

读音:hún

[hún]

(1)(名)灵魂:~儿。

(2)(名)指精神或情绪:梦绕~牵|神~颠倒。

(3)(名)指国家、民族的崇高的精神:国~|民族~。

游魂相关成语

游魂相关词语

关于游魂的诗词更多 >>

上一个:精魂

下一个:荧魂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