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捻子
【拼音】:yào niǎn zi
【结构】:药(上下结构)捻(左右结构)子(独体结构)
【简体】:药捻子
【繁体】:藥捻子
词语解释带药的纱布条或纸捻,外科治疗时放入伤口或疮口内,以助提脓、消炎等;一种用来碾药的容具,材质或铁或铜或瓷。
综合释义带药的纱布条或纸捻,外科治疗时放入伤口或疮口内,以助提脓、消炎等;一种用来碾药的容具(研钵),材质或铁或铜或瓷。名词一种用来碾药的容具(研钵),材质或铁或铜或瓷。有的作为一种古董,具有观赏和收藏价值。
辞典修订版中医外科治肿溃、外伤常用纸裹药成细管状以塞入疮口内,称为「药捻子」。也称为「药捻儿」。
1.鬼医指着还在晃动的药捻子,示意莫苍凡坐过去,道“以后,这就是你的工作,你要代替你的师姐,筹备平时师兄弟练功所需的灵药!”。
2.然后再从另外一个木头箱子里翻了翻,找出一枚表面画着红叉的开花弹,检查了一遍引火的药捻子,缓缓地放入炮口,用木棍连同火药一道,慢慢压紧,压实。
3.那手雷全靠药捻子来引发,捻子的长短粗细又全靠工匠的手指头。
4.同样,他也注意到,在镜子旁边的洞壁上有着小洞,里面探出来一截药捻子,旁边端端正正地摆放着一个火折子。
5.绮兰犹豫了一下,接过了香火凑过去,战战兢兢,几次还没点燃就躲开了,最后总算点着了药捻子。
6.边锋执拗她不过,只好守候在一旁,等她把药捻子点燃,二话不说一把将她抄起来就往远处跑。
7.原来她慌慌张张地扔下纸卷时,并没有扔在药捻子上,现在,只剩下纸张燃烧的一点火光。
8.若馨邪恶的说道,说话间,手下毫不迟疑,立马翻出需要的药材,拿出药捻子开始配置了起来。
9.赵峥,我在口外治病,痔疮下了药捻子,非常疼痛。
读音:yào
[yào]
(1)(名)治病、治病虫害的物品。
(2)(名)某些有化学作用的物质:火~|炸~。
(3)(动)〈书〉用药治疗:不可救~。
(4)(动)用药毒死:~老鼠|~虫子。
(5)姓。
读音:niǎn
[niǎn]
1. 用手指搓转(
):捻麻绳。2. 搓成的条状物:灯捻儿。
读音:zǐ
[zi]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