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知命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知命

知命

【拼音】:zhī mìng

【注音】:ㄓㄇ一ㄥˋ

【结构】:知(左右结构)命(上下结构)

【简体】:知命

【繁体】:知命

解释

词语解释知命zhīmìng。(1)《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后来用“知命”指五十岁。(2)认识天命或命运。知命[zhīmìng]⒈《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后来用“知命”指五十岁。例年逾知命。英theageoffifty;⒉认识天命或命运。例乐天知命。英knowdestiny;

基础解释1.认识天命或命运。2.“知命”指五十岁。

引证解释⒈谓懂得事物生灭变化都由天命决定的道理。引《易·繫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三国魏曹植《箜篌引》:“先民谁不死,知命復何忧。”唐王勃《滕王阁序》:“所赖君子安贫,达人知命。”清戴名世《命说示郑叟》:“吾以为命有二,有一己之命,有天下之命……知命者,知天下之命也。”⒉后因以“知命”代称五十岁。引《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晋潘岳《夏侯常侍诔》:“如何斯人,而有斯疾,曾未知命,中年陨卒。”唐张说《豫州刺史魏君碑》:“年近知命,位止方州。”郭沫若《沸羹集·无题》:“照年龄说来,我已经是知命晋一的人,但不知怎的,我却感觉着一切都还年青。”

网络解释知命(汉语词汇)知命,汉语词汇。

释义(1).谓懂得事物生灭变化都由天命决定的道理。(2).代称五十岁

综合释义谓懂得事物生灭变化都由天命决定的道理。《易·繫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三国魏曹植《箜篌引》:“先民谁不死,知命復何忧。”唐王勃《滕王阁序》:“所赖君子安贫,达人知命。”清戴名世《命说示郑叟》:“吾以为命有二,有一己之命,有天下之命……知命者,知天下之命也。”《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后因以“知命”代称五十岁。晋潘岳《夏侯常侍诔》:“如何斯人,而有斯疾,曾未知命,中年陨卒。”唐张说《豫州刺史魏君碑》:“年近知命,位止方州。”郭沫若《沸羹集·无题》:“照年龄说来,我已经是知命晋一的人,但不知怎的,我却感觉着一切都还年青。”

网友释义知命,汉语词汇。拼音:zhīmìng释义:(1).谓懂得事物生灭变化都由天命决定的道理。(2).代称五十岁(多指已经看透命运的走势和明白命运的意义)

汉语大词典(1).谓懂得事物生灭变化都由天命决定的道理。《易·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三国魏曹植《箜篌引》:“先民谁不死,知命复何忧。”唐王勃《滕王阁序》:“所赖君子安贫,达人知命。”清戴名世《命说示郑叟》:“吾以为命有二,有一己之命,有天下之命……知命者,知天下之命也。”(2).《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后因以“知命”代称五十岁。晋潘岳《夏侯常侍诔》:“如何斯人,而有斯疾,曾未知命,中年陨卒。”唐张说《豫州刺史魏君碑》:“年近知命,位止方州。”郭沫若《沸羹集·无题》:“照年龄说来,我已经是知命晋一的人,但不知怎的,我却感觉着一切都还年青。”

国语辞典深知自然生灭演变之理,而能随遇而安。知命[zhīmìng]⒈深知自然生灭演变之理,而能随遇而安。引《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传》:「德人无累兮,知命不忧。」《文选·曹植·箜篌引》:「先民谁不死,知命亦何忧。」⒉语本。后以知命指五十岁。引《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晋·潘岳〈夏矦常侍诔〉:「如何斯人而有斯疾,曾未知命,中年陨卒。」唐·张说〈唐故豫州刺史魏君碑〉:「年近知命,位止方州。」

辞典修订版深知自然生灭演变之理,而能随遇而安。《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传》:「德人无累兮,知命不忧。」《文选.曹植.箜篌引》:「先民谁不死,知命亦何忧。」语本《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后以知命指五十岁。晋.潘岳〈夏矦常侍诔〉:「如何斯人而有斯疾,曾未知命,中年陨卒。」唐.张说〈唐故豫州刺史魏君碑〉:「年近知命,位止方州。」

英语be easily contented

其他释义1.谓懂得事物生灭变化都由天命决定的道理。2.《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后因以'知命'代称五十岁。

知命造句更多 >>

1.母爱情深深似海,母爱爱重重如山,平日碎语与闲言,安知皆为儿女鉴,夜思双亲鼻亦酸。快乐寄予母亲前,乐天知命享晚年。母亲节快乐。

2.五丈原上,诸葛亮仰观天文,大惊,天上三台星,客星倍明,主星幽暗,自知命在旦夕。

3.当然,这事我们对谁也没说,只是在脸上露出浅浅的、会心的一笑,就像老爸在乐天知命后脸上常露出的笑容那样。

4.这位饱受未知命运折磨的英雄取代了那个怒吼着报仇的男人。

5.杯酒失意何语狂,苦吟且称展愁殇。鱼逢浅岸难知命,雁落他乡易断肠。葛衣强作霓裳舞,枯树聊扬蕙芷香。落魄北来归蓬径,凭轩南望月似霜。

6.我自知命不久矣,却不想埋没这一身功法,权且与你灌顶,待你遇敌时,也多些保命的本钱。

7.凡举兵帅师,以将为命。命在通达,不守一术。因能授职,各取所和工,随时变化,以为纪钢。故将有股肱羽翼七十二人,以应天道。备数如法,审知命理,殊能异技,万事毕矣。

8.薛宝钗借词含讽谏,王熙凤知命强英雄。

9.看看书橱,连十二岁以前看过什么书都不得而知,命运为什么让自己活生生的存在着,却又毫不容情的抹去了十二岁以前的自己,不留下任何蛛丝马迹。

10.你可不能有达观知命的思想。

字义分解

读音:zhī,zhì

[zhī]

[ zhī ]

1. 晓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

2. 使知道:通知。知照。

3. 学识,学问:知识,求知。无知。

4. 主管: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知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

5. 彼此了解:相知。知音。知近。

6.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知(老朋友)。

[ zhì ]

1. 古同“智”,智慧。

读音:mìng

[mìng]

(1)(名)生命;性命。

(2)(名)命运

(3)(名):算~。

(4)(名)(动)命令

(5)(名);指派:~驾。

(6)(名)(名)命令

(7)(名);指示:奉~|待~。

(8)(名)(动)给与(名称等):名|~题。

知命相关成语

知命相关词语

关于知命的诗词更多 >>

解释包含知命的单词更多 >>

上一个:正命

下一个:直命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