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遮难
【拼音】:shí sān zhē nán
词语解释十三难︰‘难’者,指自性恶
基础解释受具足戒前应有的一种仪式。
综合释义受具足戒前应有的一种仪式。依小乘之律法,受具足戒时,教授师为鉴别受戒者有无受戒资格,而设此十三遮难以询问戒子。询问的内容包括二类,其一,‘难’有十三条;其二,‘遮’有十条,总称十三遮难,或略称遮难,又称遮道法。
读音:shí
[shí]
(1)(数)数目;九加一后所得。
(2)(形)表示达到顶点:~足|~成。
读音:sān
[sān]
(1)(量)数目;二加一后所得。
(2)(量)表示多数或多次:~番五次。
读音:zhē
[zhē]
(1)(动)一物体处在另一物体的某一方位;使后者不显露。
(2)(动)拦住。
(3)(动)掩盖。
读音:nán,nàn
[nán]
[ nán ]1. 不容易,做起来费事:难处。难度。难点。难关。难熬。难耐。难产。难堪。难题。难以。难于。困难。畏难。急人之难。
2. 不大可能办到,使人感到困难:难免。难为。难保。难怪。难倒(dǎo )。难道。难能可贵。
3. 不好:难听。难看。
[ nàn ]1. 灾祸,困苦:难民。灾难。遇难。逃难。殉难。患难。遭难。避难。排扰解难。
2. 仇怨:排难解纷。
3. 诘责,质问:发难。非难。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