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艺
【拼音】:shù yì
【注音】:ㄕㄨˋ一ˋ
【结构】:树(左右结构)艺(上下结构)
【简体】:树艺
【繁体】:樹藝
词语解释亦作“树蓺”。树艺[shùyì]⒈亦作“树蓺”。
引证解释⒈亦作“树蓺”。种植,栽培。引《周礼·地官·大司徒》:“辨十有二壤之物,而知其种,以教稼穡树蓺。”贾公彦疏:“教民春稼秋穡,以树其木,以蓺黍稷也。”《孟子·滕文公上》:“后稷教民稼穡,树艺五穀。”三国魏阮籍《东平赋》:“其土田则原壤芜荒,树艺失时。”章炳麟《代议然否论》:“田不自耕植者不得有,牧不自驱策者不得有,山林场圃不自树蓺者不得有。”
网络解释树艺树艺(shùyì),出自《周礼·地官·大司徒》,亦作“树蓺”。
综合释义亦作“树蓺”。种植,栽培。《周礼·地官·大司徒》:“辨十有二壤之物,而知其种,以教稼穡树蓺。”贾公彦疏:“教民春稼秋穡,以树其木,以蓺黍稷也。”《孟子·滕文公上》:“后稷教民稼穡,树艺五穀。”三国魏阮籍《东平赋》:“其土田则原壤芜荒,树艺失时。”章炳麟《代议然否论》:“田不自耕植者不得有,牧不自驱策者不得有,山林场圃不自树蓺者不得有。”树艺[shùyì]种植。《孟子.滕文公上》:「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
网友释义树艺(shùyì),出自《周礼·地官·大司徒》,亦作“树蓺”。
汉语大词典亦作“树蓺”。种植,栽培。《周礼·地官·大司徒》:“辨十有二壤之物,而知其种,以教稼穑树蓺。”贾公彦疏:“教民春稼秋穑,以树其木,以蓺黍稷也。”《孟子·滕文公上》:“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三国魏阮籍《东平赋》:“其土田则原壤芜荒,树艺失时。”章炳麟《代议然否论》:“田不自耕植者不得有,牧不自驱策者不得有,山林场圃不自树蓺者不得有。”
国语辞典种植。树艺[shùyì]⒈种植。引《孟子·滕文公上》:「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
辞典修订版种植。《孟子.滕文公上》:「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
其他释义1.亦作'树蓺'。亦作'?艺'。2.种植,栽培。
1.灾前预防,有“治堤防、耕耘树艺,正津梁、修沟渎”,“端险阻、修封疆、正千伯”等措施。
2.乃徙居海古水,耕垦树艺,始筑室,有栋宇之制,人呼其地为纳葛里。
3.同此土田,同此树艺,而收获之多寡迥乎不同者,农功之勤惰为之也。
4.有的队伍,则有五六名男队员,如老槐树艺术团,在自选曲中,他们的男队员成了重要的组成部分。
5.咸使肆力,地无遗利,耕蚕树艺,各尽其力。
6.文游学之余,兼涉树艺,泰西农学之书间尝观览,于考地质、察物理之法略有所知。
7.文游学之余,兼涉树艺,泰西农学之书间尝观览,于考地质、察物理之法略有所知。[www.chazidian.com/zj-359076/查字典造句]
8.灾前预防,有“治堤防、耕耘树艺,正津梁、修沟渎”,“端险阻、修封疆、正千伯”等措施。(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zj-359076/造句)
读音:shù
[shù]
(1)(名)木本植物的通称。
(2)(动)种植;栽培。
(3)(动)树立;建立:建~。
(4)姓。
读音:yì
[yì]
(1)(动)种植。
(2)(名)技能;技术:工~|手~|园~|~高人胆大。
(3)(名)艺术:文~|曲~|~人。
(4)〈书〉(名)准则;限度:贪贿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