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吹箫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吹箫

吹箫

【拼音】:chuī xiāo

【注音】:ㄔㄨㄟㄒ一ㄠ

【结构】:吹(左右结构)箫(上下结构)

【简体】:吹箫

【繁体】:吹簫

解释

词语解释1.吹奏箫管。《史记·周勃世家》:“勃以织薄曲为生,常为人吹簫给丧事。”唐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簫。”清钱谦益《偶读<史记>戏书纸尾》诗之二:“牘背千金狱始明,吹簫织薄可怜生。”2.用伍子胥吴市吹箫乞食事,谓乞食。唐虞世南《结客少年场行》:“吹簫入吴市,击筑游燕肆。”郁达夫《怀扬州》诗:“乱掷黄金买阿娇,穷来吴市再吹簫。”详“吴市吹簫”。3.汉刘向《列仙传·萧史》:“萧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簫,能致孔雀、白鹤於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后遂以“吹簫”为缔结婚姻的典实。唐白居易《得景请预驸马所司欲科家长罪不伏判》:“选吹簫之匹,虽则未获真人;预傅粉之郎,岂可滥收庶子?”明陈汝元《金莲记·小星》:“好遂吹簫愿,喜嬴臺乘鸞风便。”吹箫[chuīxiāo]⒈吹奏箫管。⒉用伍子胥吴市吹箫乞食事,谓乞食。⒊汉刘向《列仙传·萧史》:“萧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箫,能致孔雀、白鹤于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后遂以“吹箫”为缔结婚姻的典实。

引证解释⒈吹奏箫管。引《史记·周勃世家》:“勃以织薄曲为生,常为人吹簫给丧事。”唐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簫。”清钱谦益《偶读<史记>戏书纸尾》诗之二:“牘背千金狱始明,吹簫织薄可怜生。”⒉用伍子胥吴市吹箫乞食事,谓乞食。详“吴市吹簫”。引唐虞世南《结客少年场行》:“吹簫入吴市,击筑游燕肆。”郁达夫《怀扬州》诗:“乱掷黄金买阿娇,穷来吴市再吹簫。”⒊汉刘向《列仙传·萧史》:“萧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簫,能致孔雀、白鹤於庭。引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后遂以“吹簫”为缔结婚姻的典实。唐白居易《得景请预驸马所司欲科家长罪不伏判》:“选吹簫之匹,虽则未获真人;预傅粉之郎,岂可滥收庶子?”明陈汝元《金莲记·小星》:“好遂吹簫愿,喜嬴臺乘鸞风便。”

网络解释吹箫吹奏箫管(一种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

综合释义吹奏箫管。《史记·周勃世家》:“勃以织薄曲为生,常为人吹簫给丧事。”唐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簫。”清钱谦益《偶读<史记>戏书纸尾》诗之二:“牘背千金狱始明,吹簫织薄可怜生。”用伍子胥吴市吹箫乞食事,谓乞食。唐虞世南《结客少年场行》:“吹簫入吴市,击筑游燕肆。”郁达夫《怀扬州》诗:“乱掷黄金买阿娇,穷来吴市再吹簫。”详“吴市吹簫”。汉刘向《列仙传·萧史》:“萧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簫,能致孔雀、白鹤於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后遂以“吹簫”为缔结婚姻的典实。唐白居易《得景请预驸马所司欲科家长罪不伏判》:“选吹簫之匹,虽则未获真人;预傅粉之郎,岂可滥收庶子?”明陈汝元《金莲记·小星》:“好遂吹簫愿,喜嬴臺乘鸞风便。”

汉语大词典(1).吹奏箫管。《史记·周勃世家》:“勃以织薄曲为生,常为人吹箫给丧事。”唐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清钱谦益《偶读〈史记〉戏书纸尾》诗之二:“牍背千金狱始明,吹箫织薄可怜生。”(2).用伍子胥吴市吹箫乞食事,谓乞食。唐虞世南《结客少年场行》:“吹箫入吴市,击筑游燕肆。”郁达夫《怀扬州》诗:“乱掷黄金买阿娇,穷来吴市再吹箫。”详“吴市吹箫”。(3).汉刘向《列仙传·萧史》:“萧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箫,能致孔雀、白鹤于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后遂以“吹箫”为缔结婚姻的典实。唐白居易《得景请预驸马所司欲科家长罪不伏判》:“选吹箫之匹,虽则未获真人;预傅粉之郎,岂可滥收庶子?”明陈汝元《金莲记·小星》:“好遂吹箫愿,喜嬴台乘鸾风便。”

国语辞典吹奏箫乐。吹箫[chuīxiāo]⒈吹奏箫乐。引《史记·卷五七·绛侯周勃世家》:「勃以织薄曲为生,常为人吹箫给丧事。」唐·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⒉战国时伍子胥吹箫乞食于吴市的事。见《史记·卷七九·范雎蔡泽传》。后世遂称乞食为「吹箫」。⒊相传春秋萧史善吹箫,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见汉·刘向《列仙传·卷上·萧史》。后比喻缔结婚姻。引唐·白居易〈得景请预驸马所司纠云景庶子也且违格令欲科家长罪不伏〉:「选吹箫之匹,虽则未获贞人,预傅粉之郎,岂可滥收庶子?」

辞典修订版吹奏箫乐。《史记.卷五七.绦侯周勃世家》:「勃以织薄曲为生,常为人吹箫给丧事。」唐.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战国时伍子胥吹箫乞食于吴市的事。见《史记.卷七九.范雎蔡泽传》。后世遂称乞食为「吹箫」。相传春秋萧史善吹箫,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见汉.刘向《列仙传.卷上.萧史》。后比喻缔结婚姻。唐.白居易〈得景请预驸马所司纠云景庶子也且违格令欲科家长罪不伏〉:「选吹箫之匹,虽则未获贞人,预傅粉之郎,岂可滥收庶子?」

其他释义1.吹奏箫管。2.用伍子胥吴市吹箫乞食事,谓乞食。3.汉刘向《列仙传.萧史》:'萧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箫,能致孔雀﹑白鹤于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后遂以'吹箫'为缔结婚姻的典实。

吹箫造句更多 >>

1.客人中有吹洞箫的,按着歌声吹箫应和。箫声呜呜呜,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余音悠扬,像一根轻柔的细丝线延绵不断。

2.只见山石后转出三个人影,其时月亮被一片浮云遮住了,夜色朦胧,依稀可见三人二高一矮,高的是两个男子,矮的是个女子。两个男子缓步走到一块大岩石旁,坐了下来,一个抚琴,一个吹箫,那女子站在抚琴者的身侧。

3.解放前,我一度流落异乡,囊空如洗,举目无亲,只好吴市吹箫,靠讨饭过日子。

4.花开花落无寻处,仿佛吹箫月夜闻。

5.怨去吹箫,狂来说剑”,曾以诗文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巨大影响的龚自珍,告别了发扬踔厉的年少轻狂,苍凉归棹的中年心事,孤独地死在一酒店。

6.记者发现,出土的歌舞俑除扶琴俑和吹箫俑保持完好外,其他打鼓俑和舞俑残缺不齐。

7.有一个会吹箫的渔夫,带着他心爱的箫和渔网来到了海边。他先站在一块突出的岩石上,吹起箫来,心想鱼听到这美妙音乐就会自己跳到他的前面来的。他聚精会神地吹了好久,毫无结果。

8.他乡有人吹箫,他乡菊花泛黄。

9.秦穆公时期,萧史弄玉善吹箫,箫声如凤鸣,引凤而来,乘凤归仙。

10.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

字义分解

读音:chuī

[chuī]

(1)(动)合拢嘴用力吐气:~口哨。

(2)(动)空气流动:风~雨打。

(3)(动)说大话:~牛。

(4)(形)事情失败:这事~了。

读音:xiāo

[xiāo]

(名)管乐器;用竹管做成。

吹箫相关成语

吹箫相关词语

上一个:吹喣

下一个:吹簧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