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体
【拼音】:wǎn táng tǐ
【结构】:晚(左右结构)唐(半包围结构)体(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晚唐的诗体。以华艳纤巧为主要特征。
引证解释晚唐的诗体。以华艳纤巧为主要特征。宋陈鹄《耆旧续闻》卷八:“﹝赵叔灵﹞有诗集数十篇,闲雅清淡,不作晚唐体,自成一家。”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以诗而论,则有建安体……晚唐体、本朝体。”郭绍虞校释:“《诗史》:‘晚唐人诗多小巧,无《风》《骚》气味。’俞文豹《吹剑録》亦谓:晚唐体‘局促於一题,拘挛於律切,风容色泽。轻浅纤微,无復浑涵气象’。沧浪所谓晚唐体,当同此意。”参见“晚唐”。
网络解释晚唐体是指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人,由于宋人常常把贾、姚看成晚唐诗人,所以名之为“晚唐体”。代表诗人“九僧”,内容大多为描绘清邃幽静的山林景色和枯寂淡泊的隐逸生活,形式上特别重视五律;潘阆、魏野、林逋等隐士一方面模仿贾岛的字句字斟句酌,另一方面也颇有白体诗平易流畅的倾向。
综合释义晚唐的诗体。以华艳纤巧为主要特征。宋陈鹄《耆旧续闻》卷八:“﹝赵叔灵﹞有诗集数十篇,闲雅清淡,不作晚唐体,自成一家。”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以诗而论,则有建安体……晚唐体、本朝体。”郭绍虞校释:“《诗史》:‘晚唐人诗多小巧,无《风》《骚》气味。’俞文豹《吹剑録》亦谓:晚唐体‘局促於一题,拘挛於律切,风容色泽。轻浅纤微,无復浑涵气象’。沧浪所谓晚唐体,当同此意。”参见“晚唐”。晚唐体[wǎntángtǐ]
汉语大词典晚唐的诗体。以华艳纤巧为主要特征。宋陈鹄《耆旧续闻》卷八:“﹝赵叔灵﹞有诗集数十篇,闲雅清淡,不作晚唐体,自成一家。”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以诗而论,则有建安体……晚唐体、本朝体。”郭绍虞校释:“《诗史》:‘晚唐人诗多小巧,无《风》《骚》气味。’俞文豹《吹剑录》亦谓:晚唐体‘局促于一题,拘挛于律切,风容色泽。轻浅纤微,无复浑涵气象’。沧浪所谓晚唐体,当同此意。”参见“晚唐”。
读音:wǎn
[wǎn]
(1)(名)晚上:夜~。
(2)(副)时间靠后的:~餐|~场。
(3)(副)比规定的或合适的时间靠后:~冬|~婚。
(4)(副)后来的:~霜。
(5)(名)旧时后辈对前辈自称(用于书信):~辈。
(6)姓。
读音:táng
[táng]
(1)(形)(言谈)虚夸:~大无验。
(2)(形)空;徒然:功不~捐(功夫不白费)。
(3)(名)传说中的朝代名;尧所建。
(4)(名)唐朝。
(5)(名)后唐。
(6)(名)姓。
读音:tǐ,tī
[tǐ]
[ tǐ ]1. 人、动物的全身:身体。体重。体温。体质。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体能。体貌。体魄(体格和精力)。体育。体无完肤。
2. 身体的一部分:四体。五体投地。
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体。主体。群体。
4.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体。液体。体积。
5.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文章的体裁,如“骚体”、“骈体”、“旧体诗”)。字体。
6. 事物的格局、规矩:体系。体制。
7. 亲身经验、领悟:体知(亲自查知)。体味。身体力行(xíng )。
8.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体谅。体贴。体恤。
9.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
[ tī ]1. 〔体己〕①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②亲近的,如“体体话”,亦作“梯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