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永明体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永明体

永明体

【拼音】:yǒng míng tǐ

【注音】:ㄩㄥˇㄇ一ㄥˊㄊ一ˇ

【结构】:永(独体结构)明(左右结构)体(左右结构)

【简体】:永明体

【繁体】:永明體

解释

词语解释南朝·齐武帝·永明时期所形成的诗体。其特点是强调声律,对近体诗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其诗又名“新体诗”。永明体[yǒngmíngtǐ]⒈南朝·齐武帝·永明时期所形成的诗体。其特点是强调声律,对近体诗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其诗又名“新体诗”。

引证解释⒈南朝齐武帝永明时期所形成的诗体。其特点是强调声律,对近体诗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其诗又名“新体诗”。《南齐书·文学传·陆厥》:“永明末,盛为文章。吴兴沉约、陈郡谢朓、瑯邪王融以气类相推轂。汝南周顒善识声韵。引约等文皆用宫商,以平上去入为四声。以此製韵,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

网络解释永明体永明是南朝齐武帝的年号,“永明体”亦称“新体诗”,这种诗体要求严格四声八病之说,强调声韵格律。这种诗体的出现,对于纠正晋宋以来文人诗的语言过于艰涩的弊病,使创作转向清新通畅起了一定的作用。对“近体诗”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综合释义南朝齐武帝永明时期所形成的诗体。其特点是强调声律,对近体诗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其诗又名“新体诗”。《南齐书·文学传·陆厥》:“永明末,盛为文章。吴兴沉约、陈郡谢朓、瑯邪王融以气类相推轂。汝南周顒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以平上去入为四声。以此製韵,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永明体[yǒngmíngtǐ]南朝齐武帝永明年间沈约、谢朓、王融等所创的诗体。特色是讲究声律,以四声对应规律用于诗歌创作。

汉语大词典南朝齐武帝永明时期所形成的诗体。其特点是强调声律,对近体诗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其诗又名“新体诗”。《南齐书·文学传·陆厥》:“永明末,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朓、琅邪王融以气类相推毂。汝南周颙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以平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韵,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

国语辞典南朝齐武帝永明年间沈约、谢朓、王融等所创的诗体。特色是讲究声律,以四声对应规律用于诗歌创作。永明体[yǒngmíngtǐ]⒈南朝齐武帝永明年间沈约、谢朓、王融等所创的诗体。特色是讲究声律,以四声对应规律用于诗歌创作。

其他释义南朝齐武帝永明时期所形成的诗体,也称新诗体。这种诗体要求严格遵照平上去八四声等诗歌声律,强调声韵格律,对唐代格律诗的形成有重大影响。代表作家有沈约、谢

永明体造句更多 >>

1.他也是中古诗歌从元嘉体向永明体过渡进程中的重要作家。

字义分解

读音:yǒng

[yǒng]

(形)久远;长:~嘉|~乐|~生|~志不忘|~隽|一劳~逸。

读音:míng

[míng]

[ míng ]

1. 亮,与“暗”相对:明亮。明媚。明净。明鉴(a.明镜;b.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c.明察)。明灭。明眸。明艳。明星。明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

2. 清楚:明白。明显。明晰。明了。明确。明朗。

3. 懂得,了解:明哲保身。不明事理。深明大义。

4. 公开,不隐蔽:明说。明讲。明处。

5. 能够看清事物:明察秋毫。耳聪目明。眼明手快。

6. 睿智:英明。贤明。明君。

7. 视觉,眼力:失明。

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明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

9. 次(专指日或年):明日。明年。

10. 中国朝代名:明代。

11. 姓。

读音:tǐ,tī

[tǐ]

[ tǐ ]

1. 人、动物的全身:身体。体重。体温。体质。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体能。体貌。体魄(体格和精力)。体育。体无完肤。

2. 身体的一部分:四体。五体投地。

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体。主体。群体。

4.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体。液体。体积。

5.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文章的体裁,如“骚体”、“骈体”、“旧体诗”)。字体。

6. 事物的格局、规矩:体系。体制。

7. 亲身经验、领悟:体知(亲自查知)。体味。身体力行(xíng )。

8.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体谅。体贴。体恤。

9.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

[ tī ]

1. 〔体己〕①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②亲近的,如“体体话”,亦作“梯己”。

永明体相关成语

永明体相关词语

上一个:金明池

下一个:证明书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