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羞
【拼音】:qǐ xiū
【注音】:ㄑ一ˇㄒ一ㄡ
【结构】:起(左右结构)羞(半包围结构)
词语解释1.招致羞辱。2.产生羞耻之感。起羞[qǐxiū]⒈招致羞辱。⒉产生羞耻之感。
基础解释招致羞辱。产生羞耻之感。
引证解释⒈招致羞辱。引《书·说命中》:“惟口起羞,惟甲胄起戎。”孔颖达疏:“王者法天施化,其举止不可不慎,惟口出令不善,以起羞辱。”唐储光羲《狱中贻姚张薛李郑刘诸公》诗:“直道时莫亲,起羞见谗口。”⒉产生羞耻之感。引宋王令《龙角歌和崔公度伯易》诗:“视龙有角急起羞,亟去诉帝龙可忧。”
网络解释起羞起羞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qǐxiū,意思是招致羞辱。
综合释义招致羞辱。《书·说命中》:“惟口起羞,惟甲胄起戎。”孔颖达疏:“王者法天施化,其举止不可不慎,惟口出令不善,以起羞辱。”唐储光羲《狱中贻姚张薛李郑刘诸公》诗:“直道时莫亲,起羞见谗口。”产生羞耻之感。宋王令《龙角歌和崔公度伯易》诗:“视龙有角急起羞,亟去诉帝龙可忧。”
网友释义qǐxiūㄑㄧˇㄒㄧㄨ起羞 1.招致羞辱。《书·说命中》:“惟口起羞,惟甲胄起戎。”孔颖达疏:“王者法天施化,其举止不可不慎,惟口出令不善,以起羞辱。”唐储光羲《狱中贻姚张薛李郑刘诸公》诗:“直道时莫亲,起羞见谗口。”2.产生羞耻之感。宋王令《龙角歌和崔公度伯易》诗:“视龙有角急起羞,亟去诉帝龙可忧。”
汉语大词典(1).招致羞辱。《书·说命中》:“惟口起羞,惟甲胄起戎。”孔颖达疏:“王者法天施化,其举止不可不慎,惟口出令不善,以起羞辱。”唐储光羲《狱中贻姚张薛李郑刘诸公》诗:“直道时莫亲,起羞见谗口。”(2).产生羞耻之感。宋王令《龙角歌和崔公度伯易》诗:“视龙有角急起羞,亟去诉帝龙可忧。”
1.音乐会只剩下三张门票,老李比别人先到了一步,因而让他惟口起羞了。
2.早前放话“名草有主”的黄晓明,面对撒娇的灰姑娘也坦然自若,可见到来自四川甘孜的藏族女孩尼雪上台,他竟然害起羞来。
3.唉,如此美貌当得起羞花闭月,如此风姿称得上沉鱼落雁,难道史城主不惜一切代价强娶她,最后付出生命的代价。
4.在中山大厦门口,一位环卫工阿姨正踩着保洁车,拿着镊子拾垃圾,施鸿鉴第一个冲了过去,可冲到阿姨面前,他又害起羞来。
5.你平常很老练,怎么这时害起羞来了。她是第一次当众讲话,有些害羞。
6.孤寂是引起强烈恐惧感的根源,同时孤寂还会引起羞愧和负罪的感觉.......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又灭有通过爱情去达到新的结合——这就是羞愧的根源,同时也是负罪和恐惧的根源。因此对于人来说最大的需要就是克服他的孤独感和摆脱孤独的监禁。奥维德
7.面对表白环节,男生们却突然间变得腼腆,姑娘们都红着脸害起羞起来,主持人只能通过参加互动游戏的方式,将1号桌的一男一女两位嘉宾“骗”上台。
8.唉,如此美貌当得起羞花闭月,如此风姿称得上沉鱼落雁,难道史城主不惜一切代价强娶她,最后付出生命的代价。【查字典造句网www.chazidian.com】
9.孤寂是引起强烈恐惧感的根源,同时孤寂还会引起羞愧和负罪的感觉.......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又灭有通过爱情去达到新的结合——这就是羞愧的根源,同时也是负罪和恐惧的根源。因此对于人来说最大的需要就是克服他的孤独感和摆脱孤独的监禁。奥维德[https://www。chazidian。com/zj-323941/查字典造句]网
10.你平常很老练,怎么这时害起羞来了。她是第一次当众讲话,有些害羞。[查字典造句网https://www.chazidian.com]
读音:qǐ
[qǐ]
1. 由躺而坐或由坐而立等:起床。起立。起居。起夜。
2. 离开原来的位置:起身。起运。起跑。
3. 开始:起始。起码(最低限度,最低的)。起步。起初。起讫。起源。
4. 拔出,取出:起锚。起获。
5. 领取(凭证):起护照。
6. 由下向上,由小往大里涨:起伏。起劲。起色。
7. 发生,产生,发动,提出:起风。起腻。起敬。起疑。起义。起诉。
8. 长出:起痱子。
9. 拟定:起草。
10. 建造,建立:起房子。白手起家。
11. 群,组,批:一起(一块儿)。
12. 量词,指件,宗:一起案件。
13. 自,从:起小儿就淘气。
14.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想起。掀起。兴(
)起。15. 用在动词后,与“来”连用,表示动作开始:唱起来。
16. 用在动词后,常与“不”或“得”连用,表示胜任;亦表示达到某一种标准:看不起。经得起检验。
读音:xiū
[xiū]
(1)(名)怕别人笑话的心理和表情;难为情;不好意思:含~|怕~。
(2)(动)使难为情:用手指划着脸~他。
(3)(名)羞耻:遮~|~辱。
(4)(动)感到耻辱:~与为伍。
(5)〈书〉同“馐”:珍~。